首页 > 海口300万平米无证房怎么冒出来的?
海口300万平米无证房怎么冒出来的?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许甲猛    2009-07-31

据海南省海口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统计,全市目前有322.77万平方米“无证房”。该局新闻发言人王贺清算了笔账:以每套房100平方米计算,意味着拿不到房产证的购房者超过3万户。购房者因拿不到房产证,接连与开发商发生冲突,有的购房者将开发商的办公室砸烂。

  近期,海口市“无证房”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受到广泛关注。(《新华每日电讯》7月29日报道)

  根据有关规定,房屋自竣工之日起三个月内,应办理初始登记,购房人最长应在房屋竣工后五个月内拿到房产证。可是在海口,四五年拿不到房产证的很多,十多年拿不到的也不稀奇。与之相对应的,是数万购房者焦虑急迫的心态,随时可酿成重大社会事件。笔者以为,海口的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无证房”现象,分析成因,找出对策,避免发展演化为社会问题。

  说到成因,我以为这样的局面主要由两个方面所促成。第一是市场原因催生的房地产预售制,形成了天然的信用风险。中国的房地产,是一个很特别的市场。一方面是需求的持续旺盛;一方面是开发商的入行门槛很低,资金实力普遍不强;再一方面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的热情很高。所以商品房预售制一经推出,就被上述三方普遍接受。而就在购房者认为预交房款可使房价更低、开发商解决了资金困难、政府认为繁荣了楼市的皆大欢喜背后,一些不讲信用的无良开发商,开始利用与购房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自恃握有更大的主动,以牺牲安全性、舒适性为代价多增商品房面积,直至涉及违规开发而办不出房产证,一步一步把购房者拖入买房无证、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第二是监管不到位。最为典型的,就是“先上车后补票”的潜规则在房地产领域大行其道。而之所以敢这样做,惟一能够解释的理由,是房地产行业在政府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哪个部门敢严明执法得罪开发商?在某些地方高层官员的潜意识里,可能就是“破坏当地发展”的元凶。事前的监管,逐渐变成了“只管审批、不管执法”的花架子——没有批准的项目,你硬要上,那将来出了问题你负责,与我无关。一些肩负公共服务的政府监管部门,最终沦落为只会发通知、下禁令,没有任何其它能量的“纸老虎”。“真老虎”变成“纸老虎”,开发商还有什么可怕的?“无证房”又怎能不雨后春笋般冒出?

  “海口300多万平方米无证房”已经不是个小数目,怎么解决,将是对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践行执政为民、贯彻科学发展、履行依法行政职责的一次严肃考验。公众将拭目以待。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