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鸟翔鱼戏:红树林里的精灵
鸟翔鱼戏:红树林里的精灵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黄蕾    2015-08-25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每年都迎来数不胜数的候鸟。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飞翔在东寨港湿地上的鸟儿。 邹华胜 摄

  东寨港是鸟的天堂。 邹华胜 摄

  东寨港养育了丰富的鸟类资源。 邹华胜 摄

  在东寨港红树林栖息的候鸟。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在东寨港红树林里,生活着204种鸟类、115种软体动物、119种鱼类、70多种蟹类、40多种虾类,是物种的基因和资源的宝库。

  如果说红树林是大自然设计在海上的森林天堂,那么这些精灵们则给这座天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站在高处,远远看去,可以看见成群结队的雁在红树林中腾空飞起,翱翔蓝天;以及白鹭在滩涂上懒懒地四散着相互间梳理羽毛、啄来啄去嬉戏;还能听见山斑鸠快乐地歌唱;还有体型强壮的游隼在鼓翼飞翔时穿插着滑翔……

  这个夏季,海口酷暑难耐,高温天气比往年要长,然而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却透着缕缕清凉。如果说,冬季,候鸟们会选择在东寨港避寒,而夏季,它们也或许选择在这里避暑吧。成片的红树林,覆盖在海边,犹如大自然的“空调”,让这里的温度要低上几度。

  潮起潮落,在东寨港里循环上演,也在潮起潮落间,生命循环不息。潮水静静涨上来时,几乎全部淹没红树林枝干,只露树冠,让红树林宛如海上“绿岛”;退却潮水时,栖息于红树林内种类繁多的鱼、虾、蟹、贝、浮游生物及鸟类纷纷“登台唱戏”。这一涨一退之间,红树林里包裹所有来自陆地和海洋的信息、物质、能量就此交流。

  据介绍,在东寨港红树林里,生活着204种鸟类、115种软体动物、119种鱼类、70多种蟹类、40多种虾类,是物种的基因和资源的宝库。

  如果说红树林是大自然设计在海上的森林天堂,那么这些精灵们则给这座天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记者站在高处,远远看去,见到成群结队的雁在红树林中腾空飞起,翱翔蓝天;见到白鹭在滩涂上懒懒地四散着相互间梳理羽毛、啄来啄去嬉戏;还能听见山斑鸠歌唱着“kroo kroo-kroo kroo”;还有体型强壮的游隼在鼓翼飞翔时穿插着滑翔,那是他在空中巡猎……

  突然,游隼快速升上高空、然后将双翅析起,以每秒钟75—100米的速度从高空呈螺旋形向下,猛扑猎物。跟随着游隼的视觉,在红树林还有许多许多精灵们,鱼、虾、蟹、贝、浮游生物等。每天清晨,招潮蟹开合大鳌发出“咔哒”声“做法”招来潮水,调皮的跳跳鱼又是腹鳍胸鳍并用爬上树干。

  研究红树林的海南大学植物学博士张孟文说,红树林就如一个“王国”,有着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其中生产着包括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红树林伴生植物及水体浮游植物等,消费者有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鸟类、昆虫,分解者有微生物,还有无机环境。

  东寨港保护区内鸟类的生境可分为三个层次。东寨港港湾内有面积广阔的海域,这里风浪较小,鱼类丰富,吸引着活动于海洋上的鸟类前来觅食,乘坐渔船泛舟海上,时常会看到鹗、黑鸢、鸥类在海面上捕食的情景。其次,在滩涂上,每当退潮滩涂露出来时,会吸引无数的鸻鹬类、鸥类、鹭类前来觅食。而红树林下的底栖动物非常丰富,招引了鹭类、鹬类等涉禽潜藏其中;红树林上层,枝繁叶茂,很多种类的红树一年四季开花,招引了大量的昆虫,为太阳鸟、啄花鸟、绣眼瞪林鸟提供食物;傍晚归巢的鹭鸟、椋鸟多喜欢在红树林里休息。

  优良的环境、适宜的气候,加上丰富的食物。每年冬天,都有数万只,有时甚至超过10万只水鸟在东寨港的红树林里越冬。不少观鸟爱好者都在这里目睹了一道壮丽的景观:一群超过1万只的丝光椋鸟从红树林惊飞而起。香港嘉道理中国保育海南保育主任卢刚说,东寨港是东亚候鸟迁徙的主要“落脚点”和“加油站”之一,每年9月开始陆续有大量的越冬候鸟从此经过,部分鸟类留于东寨港内越冬,其中包括很多珍稀鸟类如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对环境十分敏感,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将之列为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东寨港红树林生活着黑脸琵鹭,就表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好,湿地质量高。

  黑脸琵鹭得名于其两个特征,嘴型宽扁、呈琵琶状,而前额、眼线、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鲜明的“黑脸”。它性情安静,常常悠闲地在海边潮间带、红树林及滩涂上,一边涉水前进、一边在水里左右晃动头部扫荡,取食。

  为了保护红树林的精灵们,保护区管理局建立了巡护检查制度,全年365天不间断地开展定时不定时巡护检查,加强保护区内各项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保护区资源行为。并与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保护区内非法猎捕、非法捕捞、毁林占地行为进行。近年来,共清理渔网浮标492个,各类渔网258张、笼箱132个,没收捕鸟工具35套,缴获猎枪15支,制止和抓获捕捉螃蟹人员456人,拆除千秋网等渔具85口,约7000米。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