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儋州峨蔓盐田 六大古韵传千载
儋州峨蔓盐田 六大古韵传千载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黄蕾    2015-09-24

  峨蔓盐田 吴文生 摄

  大自然的神奇往往是一种造化。儋州市北部的峨蔓镇,北面濒临北部湾。

  这一路“向北”的地理位置,铸就了海南面积最大的盐田遗迹,使得我省其他盐田难以望其“项背”。

  带着这样的好奇,让我们一起来峨蔓盐田探胜吧。

  儋州市博物馆馆长张林彬介绍,峨蔓盐田经过上千年的演进,总面积超过920亩,位居全省之首。

  峨蔓盐田的特色不仅仅是其面积最大,而是“六大古韵”并存的完整体系。

  古韵一,古卤池。盐的繁体字为“鹽”。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鹽”:“天生曰卤,人生曰鹽。从卤,监声。”可见,“卤”是制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

  古韵二,古盐槽。据统计,峨蔓盐田共有砚式石盐槽7500多个,其中盐丁村有5000多个、灵返村约1500个、细沙村约1000个。这些砚式石盐槽,用黑色的火山岩石凿刻而成,大多呈不规则圆形。

  古韵三,古盐房。峨蔓盐田现存近40栋古盐房,全由火山岩石砌筑而成,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盐房外被成片的仙人掌和其他草木包围,少数较为破损的盐房内也是杂草丛生。然而,残缺也是一种美。因为,古盐房盛装了数不尽的希望、梦想和传说。

  古韵四,古道。晒制出来的成品盐如何销售出去?经由古道运到船上。灵返村古道位于该村东北面,用火山岩石铺砌而成,现已出现许多风化的小孔。这些古道两侧生长着红树林,从灵返村盐田西北面向前延伸,横跨雷得港,抵达南湖村。

  古韵五,古塔。与峨蔓盐田相关的有两座古塔:其一是细沙灯塔,用火山岩石块垒筑而成,坐落在海边礁石上。据测量,塔基高4.4米,塔身高6.4米。塔顶设有航灯,主要是指引运输海盐的船只航行。其二是风水塔,在灵返村东北面,也是用火山岩石堆筑而成,塔基高2米,塔身高2.6米。

  古韵六,古盐神。在灵返村古道旁,有一尊巨石,细看石上的纹理,状似人形,被村民们奉为盐神。据介绍,盐丁们挑着盐经过此地时,都要放下担子祭拜盐神,以求得到庇佑。

  六大古韵,传承千年。如此体系完备的盐文化,其底蕴之深厚,实在是值得细细玩赏。

  (平宗 振安 张琳)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