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朱庐执刲”银印在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中展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南海网海口12月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陈望)12月1日,由海南省文体厅主办,省博物馆联合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六省联合承办的《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东汉广陵王玺金印等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物。
此展以文物为依托,以历史递进为脉络,着力呈现时代发展的宏大背景,形成流畅的历史长卷。展览分为四部分,依次介绍了从远古到秦汉时期、两晋到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
据了解,此次展出共250件(套)文物,包括瓷器、丝绸、陶器、金银器、香料、青铜器、古钱币、玻璃器、古代装饰品等,每一处都有重器辉映,举步间处处流光溢彩。其中,东汉广陵王玺金印、唐代昆仑奴女子头像杖首、南宋“南海一号”金腰带、清代外销瓷等堪称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物。
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章佩岚介绍,东汉广陵王玺金印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广陵王刘荆的佩印,1784年日本福冈志贺岛发现一枚方形金印,阴刻篆文“汉委奴国王”。两者在尺寸、花纹、重量、雕法和字体上均如出一辙,前后相差一年。该印也成为中日两国交往的最早实物证据之一。
游客参观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朱庐执刲’银印充分说明西汉中央政权对海南的管理,是海南很重要的文物。”章佩岚说,西汉元帝初元三年废除珠崖郡,设置朱庐县。该印系朱庐县执刑律官员所执印章,印纽呈兽首蛇身形,为国宝级文物。
章佩岚还告诉记者,该展览有几个方面的亮点,如通过文物、图版组合加以反映,内容丰富而信息量大,与展品形成视觉直观与深入品读的呼应关系。另外,该展览设计追求平实庄重的风格,营造优雅的蓝海洋氛围,细节上处处突出与海洋相关的气息和元素。展线设计迂回环绕、局部形成闭合静谧的独立空间。
据了解,该展期至2016年1月10日,对海上丝绸之路感兴趣的市民可免费到省博物馆观看。
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中设置的海洋通道(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游客参观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唐代昆仑奴女子头像杖首在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中展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在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中展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