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遇见琼中,遇见什寒
遇见琼中,遇见什寒
来源:     作者:黄蕾    2016-04-07

  什寒村

  绚烂野花

  遇上五指山

  ■ 小米飞猫

  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儿时的我是三毛的粉丝。像她渴望长大去嫁给毕加索一样,我渴望长大了像她一样去流浪。经过了漫长的成长岁月的纠结,在成人的世界中躲闪、逃窜,迂回、妥协,却渐渐学会与世界和好,学会持守初心却不必执着梦想。但我依旧会对不经意间遇见的美好的人和事很敏感,仍会被一些美好的景致触动,为一些美好的地方停留。

  琼中就是一个初次拜访就能让我心安的地方,这里还有很多阳光般温暖的人,与他们静夜清谈,佐以香茗或浓酒,倾听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对山水的情怀,看他们目光闪烁的单纯与童稚,感受不骄不躁不世故的气场魅力,我会很感动,很安心。你是什么人就会遇见什么人,你是什么人,就会被什么情致打动。而我独爱宁静、清雅、友善与诚挚,因此,我有幸,遇见琼中,遇见什寒。

  传说中那个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的神秘的什寒村,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境内,海拔在800米左右。“什”——黎语的“土地”, “什寒”——寒温带的世外桃源,人们是这样定义什寒的。这个嵌于黎母山和鹦哥岭山脉间的高山盆地中的村庄,是一个黎族、苗族同胞混居的和谐之地,远离尘嚣,山清水秀,独自美丽。许多人带着誓死文艺到底的情怀和归隐的渴望前来拜访,拍下许多珍贵的图片,写下许多纯美的文字,令什寒成为琼中境内最著名的村庄。许多人慕名造访,安静地来,安静地离去,都会把心留在这片同样安静的土地上,给自己更多的念想和再来的理由。我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来而复往,流连忘返。

  我们去什寒,在不同的季节,在早晨、正午或黄昏上路,途中总会有全然不同的体验。沿着海榆中线穿过红毛镇,在竖立着醒目的什寒牌坊的路口驶上通往什寒村9公里的盘山道路。据说,这曾是驿站时期的古道,而什寒村曾是古代驿站,是万宁、琼海到白沙的必经之地,也是一百多年前人们穿越黎母山的必经之路。一百多年前,美国传教士香便文、丹麦传教士冶基善曾借由这条路徒步前行,进入五指山腹地。而胡适的父亲胡传,在清光绪十三年巡视五指山黎峒时也曾循此道登上什寒下榻一晚。可见,什寒从来就不是旷野荒山之地,反倒是一个有着历史积淀的神秘驿站。

  通往什寒的山道蜿蜒向前,有些许狭窄,但沿途有很多会车点也为缓速行驶的车辆提供了最大的安全保障。整个琼中都嵌在山间,这是它独特的地理特色。拜访琼中,其实也是一段体验它不同山道魅力的旅程。有别于黎母山沿途的宽阔,通往什寒的小山道多了一丝惊险与刺激的味道,这是我所喜爱的。

  在这样的山道上行驶,偶尔会与下山的车子相会,在人迹罕至之地,点头致意,相让而过,便觉得也是一种缘分。有时会遇上从镇上回村的村民,他们骑着摩托车灵活地在山道上穿行,背影渐渐变小,然后消失在浓绿的山间,摩托车的尾音也由近而远,被山风吹散,就很享受重拾宁静的快意。早晨或黄昏时上山,常常会行驶在薄雾之中,看不清远山,却嗅得到雨林散发出的潮湿味道,有不知名的花香扑面而来,我感觉自己和整个世界都是湿润而纯净的。

  有时,正午上山,山野绿得很不像话。阳光很热烈,但并不火辣,海拔越高,越清凉。沿途的植物鲜嫩欲滴,婀娜纤细的槟榔树上,淡黄色的花灿然盛放,在坡度很陡的地方,车头每一次昂首,都能看见蓝天在上,近在眼前。

  什寒村是这段旅程的终点,但更多的美好在路上。

  有时我会在沿途的共建村停留片刻。这村子原名叫“牙寒村”,是打响白沙起义第一枪之地,村口有高高竖起的一杆枪的雕塑,村子里有擅织黎锦的黎族阿妈,不远处的漫水桥穿过溪涧,清澈泉水流淌,有树叶的倒影映在水面,呼应着身旁的土地和桑田的绿意,毫无人工雕琢痕迹,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景就这样在蔚蓝的天空下延展开来,染绿视线。

  有时我会像很多人一样,在距什寒村几公里外的五指山观景台停车,眺望远处的五指山脉。虽然更多时候看到的都是山谷中的稻田和村落、迷雾淹没的山巅并不清晰的轮廓,但这样的眺望却是不能省略的一个庄重的仪式。在无数次的停靠与眺望之后,某天,天气至晴,我竟然好幸运地看到了海南最高山脉的巅峰,这一次的什寒之旅完美得令我感动泪奔。

  行至什寒山门,那里有一个好看的牌坊,牌坊旁的山体上嵌着鲜艳的五彩字,写着中国最美乡村什寒的名字。人们都会在这里停车,虔诚地行着注目礼,或拍一组跳跃腾飞的照片,孩子们的笑声在山谷里回荡。穿过这个山门,那个世外桃源就在翠绿或金黄的稻田那头,若隐若现,于是,心底那份回家的情怀便越发浓烈。

  某个立春的早晨,我曾在山门外下车,我选择用步行的方式进村,这是我对这个人间仙境致敬的方式。走在宁静的村道上,山风轻轻吹过,小溪在身边流淌,田野任性地绿着,我的世界是空灵的。有一片被遗落在路上的黄叶,静卧于道路中间,我相信它是与我一样独自在路上的精灵,如我一样安静地感知大山宽广宽厚的怀抱带来的安心与安慰。于是我趴在地上,对它说幸会,然后把它装进我的手机相册带走。我完成了一个仪式—— 邂逅、凝视、作别、铭记。这是我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相处的方式。那一刻,我是快乐的,我相信,只要用心相待,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与我心灵感应。

  我喜爱这种上什寒的过程,很享受在路上的美妙体验。我知道,目的地很重要,但置身大山的怀抱,那一份被环抱被呵护的感受也很美好。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