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陵水美食:自然熏陶有滋味
陵水美食:自然熏陶有滋味
来源:     作者:黄蕾    2016-04-25

  上陵水新村疍家鱼排,不能不品尝气鼓鱼粥。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陵水名菜光坡阉鸡,圣女果是它们的“餐间水果”。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陵水名菜文罗鹅,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美食是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体现。陵水黎族自治县,碧水青山,物产十分丰富。大自然的馈赠,加上特色地域文化,诞生了陵水酸粉、陵水海鲜、疍家鱼粥、光坡阉鸡、文罗鹅、黄帝椒、三色饭、竹筒饭、鸡屎藤、椰子饭、田艾粑、猪肠粑籽、空心菜酸等丰富多样的美食。

  光坡阉鸡、文罗鹅和疍家气鼓鱼粥是其中三种富有地域特色的美食。光坡阉鸡和文罗鹅保持了普通农家散养的传统,生长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人与物和谐相处;无论是养育或食物本身,都富有滋味。气鼓鱼粥的食材气鼓鱼十分特别,味道为人赞不绝口。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陵水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美食文化。

  光坡阉鸡

  海南农村,没有不养鸡的。全岛各地,基本都有自己的特色鸡种。在陵水,因生长在光坡镇而得名的光坡阉鸡,最为有名。在这里,任何外来鸡种都没有光坡阉鸡卖得贵。

  从外表上,很难看出光坡阉鸡与其他的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光坡阉鸡要专加一个阉字,许多当地人也不清楚。只知道,它们一般养了4个月就要阉,真正养成,要花1年时间。

  令人奇怪的是,光坡阉鸡很有名,却没有规模养殖,可以说就是没有圈养。它们一般在坡地和林地放养,即便是食店里养的,也是从农户放养的鸡中买过来再接着养的。这种养法很有好处,光坡镇干部许连辉介绍,“圈养的肉质松,脂肪多。放养的,跑得多,肉紧凑,皮质嫩,是透亮的。”

  没有圈养,也跟光坡阉鸡的食性有关。光坡阉鸡爱吃草,所到之处,寸草不留;圈养的话,没有那么多草给它们吃。许连辉说,它们还会选草,尤爱草药类,比如艾草、车前草,“穿心连最苦,它们倒最喜欢吃。”而比较粗糙的、营养含量低的草,就不会碰。

  除了草外,在野外,各类果子、虫子也是光坡阉鸡喜欢的。最令人惊奇的是,它们还喜欢啃芭蕉树。“如果被它们发现一棵,没有人管,肯定是要被干掉的。”为什么?“因为它们是凉性植物,鸡身很热,吃着舒服吧。” 在野外它们吃饱了,就伏在树上过夜。

  现在光坡镇上养的光坡阉鸡,有纯种的本地阉鸡,也有与本地鸡杂交出来的。它们的区别在于,纯种的,爪子要细长点,鸡身也长点;但味道没有差别。与海南其他地方一样,这里吃鸡也喜欢以水煮白切的方式。抓一只鸡,提一壶开水,烫了鸡,开始拔毛,亮堂堂的肉身露了出来,一股湿热的清香开始散发。又放到大锅里水煮,“咕噜咕噜”响。锅盖揭开,清香四处弥漫。这是海南人熟悉的味道!

  端上来的鸡,皮油黄发亮,厚实鲜美。肉松韧适中,香甜有味,有嚼头。蘸上生姜泥、蒜泥、香菜、精盐、桔子汁做成的调料,美得很!

  上了年纪的廖亚兰,是镇上一家美食店的店主,自己也养了不少鸡。喂鸡时,她倒了一把杂糠,又舀了一把圣女果(就是小西红柿)招呼它们。她前音长后音短、前音高后音低地唤着,“嘟——嘟,嘟——嘟!”,鸡便听话地围了过来。

  小时候,她的母亲也这样喂鸡,用的是稻谷。光坡农村的家家户户,也是这样喂的。

  这种有滋有味的养法,是现代养殖场没有的。

  文罗鹅

  鸡鸭鹅常并称,人们养鸡最多,鸭次之,鹅最少;吃起来也是。海南普通人家,鹅往往只在重大的日子才宰;如亲友送鹅,则较鸡鸭隆重。鹅体型大,又少见,给人高贵之感。

  但陵水的文罗镇,家家养鹅。鹅就叫文罗鹅。文罗鹅有灰色和白色两种。据说,灰鹅是大雁进化过来的,以前就叫雁鹅。

  文罗镇的三角威村,有人办了家文罗鹅养殖场,养的就是灰鹅。场主是27岁的本村人李进程,大专毕业回来,养殖场开了3年了。

  他的养殖场在三角威村外一片开阔地上,前边是水渠和绿色的农田,远处是青山。来到这里,令人心境开朗。养殖场,只是支了个棚子,没有围墙,四周拉了膝盖高的篱笆。里面也没有机器设备,也没有笼子,鹅在地上随意走动。

  下午的阳光和煦地照过来。地上的泥土,与细碎的稻谷、干化的粪便杂糅在一块,比场外的土黑了一截,柔软温热地散发着谷粪味。1500只文罗鹅,昂着粗壮的脖子,气势齐整,姿态优雅,“嘎嘎”地叫。

  与光坡阉鸡一样,文罗鹅也是放养好。“它们动了,肌肉就发达,肉质就好!”李进程说。但此时他却不敢把鹅放到场外活动,因为一放它们就会跑去吃农民们的庄稼;只有等农田收割后,才会放出去。

  此外,它们同样爱吃草,所到之处亦是寸草不生;鹅场外的一圈地,本来是长草的,已被它们啃得光秃秃。“文罗有句话,叫穷鹅富鸭,说穷人养鹅,富人养鸭。鸭要吃糠粮,鹅只要附近有草吃,就能省钱。”

  在文罗,普通农家每家都养十只八只鹅,过清明必定杀鹅。但李进程说,养鹅并不容易。它们小时候怕冷,存活率不高。冷的时候,为了取暖,会“抱团”,“堆得像座山。”他的鹅场,装了保温灯。

  李进程说,鹅比鸡有灵性。“它会认人。饿了一见到我,走哪跟到哪。”“会认路。它们钻到哪里,都会原路返回,有大路也不走。天色一晚,自己就会回栏。”“还有攻击性。可以看家护院,比狗还灵。半夜里猫过来,狗睡着了不知道,鹅就知道,会发出低沉的嗡嗡声赶它们。”

  镇上的老温鹅肉店,我们看到了白鹅。它们体型似乎更加庞大,正在一棵榕树下,带着静穆的神情,高贵地踱着步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文罗鹅的吃法,与光坡阉鸡差不多,也是以水煮白切为主;调料也一样。它们肉质细嫩,香浓味鲜,回味绵长。

  疍家气鼓鱼粥

  气鼓鱼粥是陵水新村镇新村疍家渔港的特色美食。它的“主角”气鼓鱼非常特别。其学名叫刺豚鱼,生活在海底珊瑚礁石间,周身长着又长又硬的刺,像刺猬一样。之所以被当地人叫气鼓鱼,是由于人一捏住它的双眼,其身体就像充满气一样鼓起来,如圆球一样,“气呼呼”的,十分可爱。

  气鼓鱼粥是用新鲜大米和气鼓鱼熬制而成的。制作时,要耐心地用钳子把气鼓鱼表皮上的刺拔掉,端进厨房切割、熬制。当地人介绍,要选择本地产的上等米作为鱼粥制作的“母本”。一般选择刚从稻田收割回不久的稻谷,碾成米后最长储藏时间不应超过10天,越短越好,以当天碾出来的大米为最佳。

  陵水疍家气鼓鱼粥曾被人称赞为“天下第一粥”。已经退休的原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玉峰介绍,1997年3月,他陪同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到新村镇采风。穆青第一次品尝到气鼓鱼粥,便被鲜美的味道所吸引,连连追问:“这粥真好吃,什么粥?”得知它的来历后,穆青便放下碗筷,伸出大姆指,连声道:“天下第一粥,天下第一粥。”穆青接着又说,“全世界知名的小食我几乎都吃遍了,却从来没有像今天吃的粥这么好吃。” 疍家气鼓鱼粥便就这样被流传为“天下第一粥”。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