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将分八大类型打造美丽乡村 建设标准10月1日起实施
海南将分八大类型打造美丽乡村 建设标准10月1日起实施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作者:黄蕾    2016-08-26

  为贯彻落实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乡村政策,推进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打造海南乡村一流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促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提升国际旅游岛建设品质,省住建厅日前印发了海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编号为DBJ 46—40—2016)自2016年10月1日起实施。

  《标准》的基本内容。《标准》共分七章,从基本要求、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建立美丽乡村的标准,适用于以自然村、行政村为单位创建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考核验收工作,引导各市县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绿色生态、突出特色的原则,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标准》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是村庄建设应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应按规定编制行政村村域规划和自然村建设规划,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二是编制村庄规划,应征求村民的意见,向农民宣讲规划目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报批前应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庄规划经批准后,应在村庄公告栏公布,说明村庄规划实施办法和建房报建流程。

  三是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应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四是村庄规划应根据乡村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编制,各生活生产功能区布局合理,突出山、海、林、田、园、及乡土建筑特色,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业规划及相关规划衔接。

  五是村庄的各项建设应在村庄规划区范围内进行,按规定办理乡村建设规划报建手续。

  《标准》梳理了美丽乡村建设参考类型和模式。按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水平、产业发展特点、民俗文化、历史传承以及区域位置条件等,划分为产业特色型、滨海渔家型、乡村旅游型、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环境整治型、城郊集约型、农村社区型等八个类型。

  按资金投入来源以及组织方式分为政府投入连片建设模式、企业投入景区带动模式、政企合作建设特色村庄模式、政企村合作经营发展模式等四种模式。每种模式《标准》都详细介绍了我省对应做得比较好乡村,给各市县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范本和借鉴。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