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文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现场。南海网记者 陈望 摄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8月29日消息(记者 陈望)8月29日,南海网记者从海南省文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公布,海口有不可移动文物达1560处。2015年海口文物系统共接待游客107.36万人次,免费接待观众56万人次,人民群众成为免费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海口不可移动文物达1560处
海口市常务副市长袁光平在会议上介绍,海口是海南省唯一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并公布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达1560处,占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全省4274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26处130个点(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8点,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59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63点)。海口共有府城传统建筑街区与骑楼建筑街区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其中海口骑楼老街是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分布有历史建筑331处。此外,还成功申报了中国传统村落4处。
海口在全省率先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录入工作,共采集可移动文物8519件,录入全市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品28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件(套),二级文物51件(套),三级文物76件(套)。
海口投入约10亿元修缮改造文物单位
目前,海口完成各项文物保护前期准备工作,铁桥、宣德第、鼓楼、起云塔、常驻宝塔、镇琼炮台、邢氏祖祠、云氏会馆、珠崖郡治遗址(六神庙)、黄篪墓、福兴楼、三槐书院等3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编制完成,为今后的修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聘请文物保护专家和团队,完成五公祠、海瑞墓、丘浚墓、秀英炮台、天后宫、西天庙等5处文保单位的陈列大纲编纂工作,为陈列设计和展陈创新创造了条件。
近几年,海口市政府共计投入约10亿元,在建或建成了五公祠、海瑞墓、丘浚墓、秀英炮台、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儒符石塔等3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环境改造和展览工程;完成水巷口北侧10栋、中山路南侧12栋历史建筑修缮和中山路、新华北路、博爱北路沿街254栋骑楼立面修缮工程,完成了博爱北路、中山路、新华北路、解放东路的市政道路改造工程。
海口市博物馆自2010年10月重新开馆以来,截至2016年6月先后推出34个展览,接待游客169万人次。特别是该馆自主创作的《民国政要海南石刻遗墨展》,是海南省文博系统第一个在全国巡展的文物展,先后受邀至上海、湖州、珠海、济南、武汉、余杭、郑州、陕西等地博物馆展出,获得一致好评。
文物与旅游不断融合发展
袁光平称,在海口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许多文物独具特色,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资源。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大投入,规划打造红色旅游线路、骑楼街区线路、府城街区线路、传统村落线路以及清官廉政文化线路等5条文物景点游览线路,力求推进文物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打造独具海口特色的体验、研学和休闲文化旅游吸引物,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多、更全面、更丰富的文化旅游服务,并以品牌效应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圈初步形成,带动海口旅游发展,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