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创客”遇上旅游
当“创客”遇上旅游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黄蕾    2016-11-14

  “大尾巴狼”和朋友创办的客栈一隅。

  乡村理想农家乐。 王聘钊 摄

  郑一筠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王玉洁 实习生 刘妞

  时光荏苒。当建省初期的创业热潮过后,人们开始更加冷静地思考着何种业态将更适宜在琼岛这片洁净的热土上发展。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因优渥的自然条件,吸引游客无数,旅游,则成了海南的一大产业支柱。

  梦想、机遇、激情……以“旅游”为核心而派生出的旅游产品,成为这一时期创客们的创业素材,风华正茂的创客们在时代大潮中奋勇前进,紧跟国际旅游岛发展的脚步。

  为梦想辞职 开咖啡客栈

  一家客栈,有口味醇正的咖啡,有迷人的咖啡文化;一家咖啡馆,聚集着各地游客,有独特的装修设计,有书画文玩做饰品……“能开一家客栈或咖啡馆是我的梦想。”在海口黑咖啡豆咖啡客栈,灯光昏黄,那些创业故事,被郑一筠娓娓道来。

  背包客郑一筠,去过国内外很多城市,住过各类酒店、民宿和青年旅社,她对旅行中的落脚点有着别样的情愫;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口姑娘,受家庭的影响,她很爱咖啡,儿时的咖啡香至今令她魂牵梦绕。如今,她把客栈和咖啡馆合二为一了。

  这不是郑一筠初次逐梦创业。早在6年前,郑一筠仅仅考察了一周,就做了个冲动大胆的决定:为接手一家咖啡屋,她卖了股票,并把全部积蓄投入其中,背水一战。后来这间咖啡屋很受欢迎。

  但营业初期,因请不起工人,郑一筠既当调配师,又做服务员,扫地、洗厕所全都自己上。“是很艰难,但不后悔,因为它锻炼了我,让我在未来的创业路上,多了经验,也更知道自己要什么。”郑一筠大大的眼睛里透着一股坚韧。

  她期盼能将这间咖啡客栈打造成海南独特的旅游产品,期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只要一来到海口,就要来这里坐一坐。“来感受这里流淌的海南文化,就像老朋友间心照不宣的约会,就像回到了家一样。”郑一筠很清楚,她就是要以咖啡为主线,以旅行、音乐、绘画、读书等要素为辅线,让更多驴友、文人志士来咖啡馆享受品咖啡的悠闲,感受咖啡文化的魅力。

  实际上,早在2008年,郑一筠就辞去了薪水不低的国企工作,一头扎进咖啡里,到处搜寻咖啡的各类书籍,购置专业手冲咖啡设备,尝试动手冲咖啡;她始终在路上,带着学习的目的走遍无数旅游胜地,按照自己的理念设计客房……

  仅仅是寻找高品质的咖啡原材料,就让郑一筠忙活了好几年。从普罗大众的卡布其诺、拿铁拉花,到专业咖啡人士喜欢的手冲单品,她一直在寻找口感最佳的咖啡,走高端咖啡路线,与她打过交道的供货商分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6年来,海南旅游声名在外,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更加多元,为了迎合不同群体的游客需求,郑一筠也在转型,搭建创意市集平台,做个人定制化旅游等等,为打造海南旅游名片献一份力。

  荒芜地上建起农家乐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高亮而言,创业是一场近10年的蛰伏。在距离海口50公里外的定安县黄竹镇南海农场,茶产业润沃了起伏的山丘。“茶文化+旅游”,是高亮创办乡村理想农家乐的内涵文化。

  2002年,从湖南老家到南海农场工作的高亮就将目光瞄向了茶场里无人问津的土地——一片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在他眼里却是异常珍贵的沃野。将荒地清理,种植上荔枝、槟榔、菠萝蜜、霸王棕等树木,高亮开始了对荒地的利用,并相信终有一天这里会成为自己创业的伊始。

  “起初只是想种东西进去,至于以后要做什么,还是要靠机遇。”高亮坦言,自己是一名农村人,对于土地有一种深深地眷恋。家产万千不如良田千里,高亮把自己的积蓄全都砸进了荒地的整治中。

  几年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的提出,又一次将海南的旅游业推向高潮。游人一多,吃、住、娱就成必然的消费点。以南海农场的茶场为依托,高亮开始对75亩土地进行布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会怀念闲适的生活,将游玩、住宿、娱乐、美食融为一体,我就是瞅准机遇,准备开一家农家乐。”在高亮看来,回归农村,反而是生活在城市人们对生活的倦怠后的不二之选,这是人们的“农村情节”。

  2009年,高亮开始对农家乐进行初步的构想。5年后,他和几位合伙人开始真正对乡村理想进行布局:揉捻机、风干机、粉碎机等器械,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必要工具,高亮设计将这些机器以1:1的比例做成铜塑,摆放在农家乐里,一片树叶如何成为茶,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在农家乐的湖边,水上风景房是农家乐的一大特色,从外形看,高而尖的屋顶,颇具欧式建筑风格,蓝色的瓦片实际上是新兴环保散热性能好的塑料琉璃瓦,傍水而居,看落霞洒在水面,别具风情;屋后的旷野里,是附近村民种植的稻田,四季更迭,色彩缤纷,一派原野自然景象;在农家乐的另一侧,成片的果林摇曳作响,每逢果子成熟,采摘又满足了游客的“玩兴”。

  从2002年至今,这个理想跨越了14年的征途,仍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继续完满下去。

  海岸边上的创业激情

  如果说在山林里听风,是旅游的一种趣味,那么到海边小憩,又是另外一番闲趣。

  20年前,网友“大尾巴狼”还是一名意气风发的少年。因为热爱大海,大学一毕业,“大尾巴狼”就来到了海南。

  夕阳挥洒在文昌的海域,驾车穿过文昌清澜大桥,再沿乡道行驶几公里,抵达东郊镇下东村。村口就是一座被闲置的小学,被时光冲刷而斑驳的石墙上赫然写着“馬頭小学”。东郊时光客栈,是一所闲置的小学经“大尾巴狼”和两位好友手工改造而成的一座颇具南洋风情的民宿。

  将“东倒西歪”的门窗修好涂成大海的颜色,从海边拉回一艘旧渔船放在庭院里,把无人问津的鹅卵石铺在树下,配一把藤制摇椅,躺在树下,享受惬意时光……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概念的提出,旅游和海南的每一寸土地都息息相关。

  已过不惑之年的“大尾巴狼”决定和朋友们创业开一家客栈,这不是一时的冲动,“是一种激情,我们希望有自己的一家客栈,能够在自然中迎风而立。在这里,人们可以交谈、邂逅,返璞归真、畅所欲言,我实现自己的创业梦。”他所勾勒出的创业蓝图,是终其一生热爱所汇集的激情。

  虽然客栈所在的下东村较为偏僻,可“大尾巴狼”相信,伴随经济的发展,收入愈加丰厚的人们更青睐于选择自驾游出行,“车子+导航”,一切轻松而随性。

  因为对海的热爱,“大尾巴狼”也格外关注海的变化。在过去的清澜大桥至东郊镇的海岸线上,绵延一公里都是清澈的海水和千姿百态的珊瑚礁,而近年来的海边养殖对海水造成了污染,让这一片美景不复存在。“大尾巴狼”说,创办客栈,也希冀于当地人经济转型的探索,“如果有更环保的方式,我们何不为自己留下一片净土呢?”“大尾巴狼”指了指远处的海边,听涛声澎湃,还可以品尝海里的鲜肴。在距离客栈不远处的海边,有着最为新鲜的野生海味。当游客光临客栈时,就可以从渔民手里购买刚捕捞的渔获。以更简单、环保的形式获取财富,是“大尾巴狼”渴望与当地渔民建立的共赢的局面。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