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娱
■ 本报记者 袁宇
中廖村是一座黎族村落,村内随处可见的原生态黎族文化,不仅是村子历史的见证,也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最大法宝。
“这是黎族特有的唎咧、灼叭、椰胡、鼻箫……都是使用竹、木、椰子等材料手工制作的。”在中廖村的非遗文化展示馆里,一件件充满黎族风情的特色器物吸引游客的注目。导游的介绍话音还未落地,相隔不远的大榕树广场上,一场震撼人心的黎族歌舞实景演出已然拉开序幕。
勾腿、扭腰、碎步,一颦一笑……将近10分钟的演出中,伴着欢快的音乐,《拾螺歌》《竹竿舞》等黎族舞蹈逐一上演,一场黎族舞蹈盛宴搅热了寂寥的中廖村。“跟着节奏,和我一起迈腿。”游客们按捺不住心动,与演员们一起跳起了竹竿舞。
“中廖村演艺不做大舞台,不做大舞美,完全将山水、乡村、演员和游客融合,近距离的表演方式将带来全新的观赏体验。”海南华侨城相关负责人张鸿智说,结合中廖村的黎族风情,依托村中原有山水及中和河栈道、水面、竹排,进行黎族歌曲表演,将山水人融为一体,“演员在水面放歌,游客于环湖栈道轻松观看”。
观赏完精彩的河面演出,游客们还有更多方式与琼风黎俗近距离接触。“我们将中廖村民居改为演艺小院,使特色乐队融入其中,不仅有外籍乐队,也有本土歌手,演唱黎语曲目。”张鸿智透露,村子还依托中廖村大榕树为背景,为游客奉献黎族传统乐器、歌舞表演,表演中将游客融入到特有的祈福环节,体现中廖村的热情和美好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中廖村内几乎每家每户的墙壁上都绘制了专属IP形象,用IP形象制作了中廖村标识系统,用IP形象包装了中廖村各类设施。
这些墙绘依托黎族传说以及大力神的传统图腾形象,以人格化、趣味化、立体化的方式创作了大力神IP形象。除了大力神传说,还有以椰子外形创作出的椰壳怪IP形象。这些墙绘在全村营造出一种趣味化的文化氛围,也成为中廖村特色吸引物之一。
(本报三亚5月21日电)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