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椰哆(三联管) 黄照安
黄海桃剪纸
《椰雕》 吴名驹作品
黎族银饰 冯运天藏品
《木棉花开》(玉雕) 周金甫
《玉蟾渡海》(金属雕塑) 程莲仲作品
上接B02版
匠心之作
彰显海南工艺美术师高超技艺
玉石雕、木雕等雕刻类作品是此次民间工艺美术展中的重要一部分。无论是原生态的木料上还是温润圆滑的石料上,工艺美术师们的“妙手”雕琢赋予了这些原料生机。
五块超过一米高的古金丝楠木,雕刻家黄黎祥用他的巧手给每一块木料都赋予了“少女的灵魂”。他按照每块木料本身的形态趋势,不仅雕刻出了五位少女形象,还给每个人物造出了场景。五位身着黎族、苗族服饰的姑娘们分别在海南典型的五种水果——荔枝、小米蕉、芒果、椰子和菠萝蜜的簇拥之下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之情,或强忍着离乡的相思之苦。每一个人物惟妙惟肖,每一种水果栩栩如生。特别是少女们的眼睛在作者的细心雕琢之下灵动传情。这组作品在2017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一经亮相,便引来观众和评委们的热情关注,最终获得本次“山花奖”的入围奖。
作为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旅德著名雕塑家程连仲带来的30多件雕塑作品赢得观者久久驻足,许多小件作品还是首度展出。《玉蟾渡海》以老辣的笔法刻画海南先贤白玉蟾跨海求道的往事;泥片雕塑也是他的精心之作,如《心怀慈悲》《艺妓》《写生》等等,均是程连仲先生近期完成的具有探索性的雕塑作品。大家的成熟之作与海南民间艺术精品共同呈现,交相辉映,体现了海南文化多元、包容又协调发展的特点。程连仲先生表示,海南民间艺术蕴含丰富,椰雕、木雕、根雕、玉雕、黎锦、苗秀等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如何跟现代雕塑结合起来,各个艺术门类之间又如何寻找到创新点,产生一种新的艺术品种,走进当代人的生活,这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情。
在玉石雕作品中,来自浙江的雕刻大师周金甫使用昌江玉雕刻的作品《木棉花开》“春意”浓浓。玉石上端本身的颜色红艳通透,与真实的昌江木棉花色别无二致;玉石下端渐变成为石头颜色,由此一来,一株簇放在沿江石山上的木棉立在了人们的眼前。可喜的是,周金甫先生接受昌江文联的邀请,在昌江开班办学,培养本地玉雕人才,已经初见成效。在本次展览会上,昌江雕刻家的作品集体亮相,8月11日,他们的作品被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送往广州,参加2017年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备受瞩目。
工艺之美
“美”在传承与创新
“海南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令我印象深刻,海南民间文艺繁荣发展的氛围也让我短短几天就陶醉其中。”浙江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郑蓉在参加此次工艺美术展时说道,许多作品所体现的少数民族与地方特色的融合,中西文化间的融合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展览及其系列活动,所围绕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传承与创新”。在郑蓉看来,创作者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思想,才能提升作品的内涵,而不应该是仅具备技艺。此外,她还建议作品应结合当今生活,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这场展览一是让我们看到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结合,二是静态展示与动态表演的结合,三是非遗传承与创作发展的结合。”江苏省民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丹如此肯定道。他同时鼓励大家在创作时融入一些现代元素。
说到“创新”,此次展览中的不少作品都能够让人感受到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师们的进步。以木雕来说,佛像、罗汉等是木雕领域的传统题材,而随着人们的品味与审美愈加多元,更多贴切时代主题的作品也在涌现。黄黎祥创作的一件踩在靴子中的牛仔裤造型作品《酷》就别具时尚风格。
一些剪纸作品题材则是从传统的黎族图腾等演变出了反映现代生活、海南特色等主题的多元样式。
8月12日,第三届海南民间艺术精品展接近尾声之时,传来黄黎祥的木雕作品《黎族五方言》成功入围“山花奖”的好消息,这对海南民间艺术家是一个莫大的激励。全省优秀工艺美术师佳作的展览更让人们看到了海南工艺美术在发展之路上的不懈努力与无限潜力。
相关链接
山花奖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以下简称山花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与电影“百花奖”、舞蹈“荷花奖”、戏曲“梅花奖”、电视“金鹰奖”一样同属中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方向,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方针,“山花奖”旨在提高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作品的质量和品位,表彰成绩突出的民间文艺工作者,鼓励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它分为民间文学奖和民间艺术奖两大主要类别,从1999年首届颁奖活动举办以来,为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报
记者 袁琛 实习生 陈斯华 摄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