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三届海南美食文化节完美收官 推动海南美食品牌建设
2018第三届海南美食文化节完美收官 推动海南美食品牌建设
来源:南国都市报     作者:    2018-11-05

b01

    南国都市报11月4日讯(记者田春宇/文 汪承贤/图)11月1日开幕的2018第三届海南美食文化节4日落下帷幕。美食文化节连续4天奉送各类美食,各大美食展位每天门庭若市,尤其每天夜场更是热闹非凡。此次美食文化节在为市民游客打造美食盛宴的同时,丰富了海南旅游的内涵,传递特色美食文化,推动海南美食品牌建设,也为海南打造“美食天堂”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70余家单位呈现近百种美食

  黎族长桌宴传递海南美食文化

  海南部分市县、旅游餐饮企业、国内特色美食企业等70余家单位参加此次美食文化节,汇聚了省内外近百种特色美食,既有米烂、擂茶、粽子、清补凉、椰子冻等海南本土特色美食,也有叫花鸡、蒙古大串、咖喱鱼蛋、章鱼小丸子等国内著名小吃,还有牛粪糖、鳄鱼烤串、冒烟冰淇淋等另类美食,从11月1日开始,每天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为期4天的美食盛宴,令众“吃货”直呼过瘾。

  与往届相比,今年美食文化节更加注重互动性和群众参与性,连续两天晚上推出主题“夜宴”。

  11月2日晚的黎族特色长桌宴最有特色,当晚座无虚席,黎族阿哥阿妹唱黎歌,献美酒,搭配黎族特色美食,令“吃货”们流连忘返。9岁的陈宏韬是地道的黎族美食粉丝,6岁曾赴白沙吃长桌宴,得知长桌宴要在海口出现,他再次来感受黎族美食风情,上台表演竹竿舞,跟着唱黎歌。“美食文化节做到了让美食带有深度,文化内涵丰富,这种传递海南文化的美食活动期待多举办。”陈先生看着儿子开心地满场跑,点赞美食文化节。

  11月3日晚的主题“夜宴”组织吃货“撸串”大比拼,此活动最为得人心,数百人现场同时“撸串”,场面壮观。此外,川剧变脸、花式调酒再次将美食文化节氛围推向高潮。

  原生态纯手工最营养

  海南特色美食受热捧

  今年美食文化节最受欢迎的当属海南本地特色美食。今年参展的海南市县主要是儋州、保亭和五指山,儋州带来了纯手工制作的各类馍,香软可口,色彩丰富。今年5月,儋州利康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二姑婆”,该品牌象征着一种技术和生产方式上的传承。“想要让本地美食走得更远走得更久,必须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并注入文化特色。”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品牌的推广需要途径和平台,而美食文化节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帮助更多的企业走出去。

  椰子油、山兰酒、土蜂蜜、茶叶饼、灵芝及各种苗药,随处可见颇具黎族苗族风味的特色产品,洋溢着黎族、苗族人民的勤劳与朴实。“我们这里的酒最大的特点就是原生态、不勾兑、无添加。”海南黎轩酿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牛文洲正在给顾客介绍公司生产的山兰酒。据介绍,山兰酒采用的是山兰旱糯稻为原料酿制而成。

  “参加美食文化节,有利于推广保亭的美食文化,让深藏在海南岛中部山区里的特色产品走出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商务局副局长陈玲表示,希望通过美食文化节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保亭美食,提高海南特色美食的社会知名度,感受到黎族、苗族的风土人情。

  五指山展区的美食注重提升美食文化的内涵。“忧遁草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泡茶,可以入药,还可以做成酵素。此次参展的美食涵盖了地域和文化特色,目前五指山市正着力推动地方标识化和质量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大宣传,完善购买流通渠道,将美食和旅游相结合,注重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从五指山当前的美食产品来讲,茶叶是获得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谈到茶叶,五指山美食展馆负责人十分有成就感。

  搭建平台扩大美食影响力

  弘扬美食文化打造品牌化

  今年美食文化节令众“吃货”喜品近百种特色美食,而参展商也收获了口碑,得到认可和推广。

  初到海南的呼和浩特游客冯梓静出发前在大众点评上做了许多“功课”,海南有什么美食是她此次旅行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对海南文化不熟悉,所以很担心吃不到正宗的美食,而且时间有限,不可能走遍所有地方。”10月31日,冯梓静得知海南美食文化节要开幕便跃跃欲试,“这样的美食文化节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海南美食的渠道。”

  此次活动主办方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南既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世人向往的美食天堂。文昌鸡、儋州红鱼、临高乳猪、五指山野菜……这些以地域命名的美食,成为海南各市县一张张响亮的名片。

  为深入挖掘和弘扬海南美食文化、丰富海南旅游的内涵,助力海南打造“美食天堂”及消费结构升级,2016年,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始策划举办海南美食文化节,致力于打造海南美食文化交流、美食展示品尝和品牌塑造的平台。连续举办三届美食文化节得到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县商务部门、省内主要餐饮企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海南美食文化节,共同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贡献力量。”该负责人表示。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