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粿仔汤里的匠心好味
粿仔汤里的匠心好味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邓钰    2019-02-21

美味粿仔汤。本报记者 邓钰 摄

  ■ 本报记者 邓钰

  傍晚时分,约三两好友,走入定安县定城镇的老街区,品上一碗粿仔汤,是一种极佳的消遣。对定安人而言,夏天,吃上一碗凉丝丝的冰镇粿仔汤,冰爽宜人消暑解夏;冬季,品上一碗热腾腾的粿仔汤,伴着红糖姜汤的香味,可以驱散一天的寒意。

  在定城镇人民中路的一条小巷里,有一位卖了20多年粿仔汤的老阿婆,由于做的粿仔汤美味,食客和周边的街坊都爱喊她“粿仔婆婆”。

  在店门口,总能看到粿仔婆婆坐着捏粿仔的身影。她用右手抓起混杂着特制的米粉团,在左手中点几下,然后双掌合十,一搓一揉,一气呵成,一颗两头尖尖中间圆的粿仔便已成型。

  粿仔捏好,粿仔婆婆在滚烫的炉灶上支起一口小锅,添上半锅熬得极浓的生姜红糖水。片刻,辛辣姜味飘出,添上小半锅粿仔和枸杞、红枣、桂圆等辅料熬煮片刻,再添上几勺鲜榨椰奶,浓郁的香气随即弥漫在空气中,粿仔透出晶亮莹润的光泽,一碗粿仔汤便可新鲜出炉。

  “做粿仔汤,看着虽简单,但不下功夫便没了这味道。”粿仔婆婆介绍,粿仔看起来个头小,里面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乾坤”,但真要做好却不容易,在调米粉、熬糖水、配佐料等工序上都得尽心尽力,煮好一碗粿仔汤的功夫不亚于煲好一盅老汤。

  做粿仔的第一个步骤是泡米,在清水浸泡几个小时后,米已经充分吸收水份,粒粒饱满,晶莹剔透,下一步就是用碾米机将米打成粉末状,越细口感越好。

  “过去没有碾米机,都用磨盘碾米。”粿仔婆婆回忆,在她小时候,家人做粿仔全靠人工动手,在石磨上一圈一圈研磨,推一推就要歇一歇,大磨慢悠,但是磨出来的米粉更柔更细,整个屋子都是浓浓的米香味。如今,用碾米机磨米粉效率高了不少,记忆中的磨米香却总令人怀念。

  磨好米粉后,便要开始调味,将米粉分别与蒸好的山药泥、紫薯泥或鸡屎藤粉分别拌匀,揉捏成面团,便可揉捏出不同口味的粿仔。准备好“干货”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熬姜糖水。姜糖水由生姜、老红糖加水,经过3至4个小时的文火慢炖而成。粿仔婆婆介绍,即使已经熬出香味,熬煮姜糖水的炉火也不会熄灭,炉火不息,熬煮不止,街巷里满是姜香。

  准备工作完成,便可动手煮粿仔汤,粿仔婆婆喜欢在汤中加入新鲜的红枣、桂圆和枸杞烹调,她认为这些食材天然的清甜味能为糖水添甜、添香、增鲜,使其味道更富有层次感。此外,她还会根据食客的口味和要求,加入椰奶或酒糟等食材熬煮汤底,并添入鸡蛋、汤圆和米糕等配料烹调,粿仔汤就此演绎出多样风味。

  粿仔汤出炉,小尝一口,浓浓的糖水下肚后一阵温润,Q弹的粿仔中不仅可以尝出浓浓米香,还可品出山药、紫薯等食材的天然香味。

  每天傍晚,周边的街坊都会三三两两来到粿仔婆婆的店里吃粿仔。不仅如此,不少离乡工作的定安人会为寻找家乡味道而光顾她的小店。这里面闻到的,不仅仅是传统小吃的味道,还有人们对于家乡的浓浓眷恋。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