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儋州白马井镇“候鸟”老人成立社区老年大学 丰富晚年生活
儋州白马井镇“候鸟”老人成立社区老年大学 丰富晚年生活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林晓君    2019-02-28

  ■ 本报记者 林晓君

  早春二月,儋州市白马井镇,一派热烈祥和的景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月21日下午,在白马井镇海阳城小区,几十位“候鸟”老人在社区小礼堂里放声高歌,微风吹拂着他们手中的歌本和头上的银发,大家都沉醉在欢快的音乐氛围中。这是海阳城小区老年大学丰富多彩活动的一个缩影。

  “我们都爱小区的老年大学,更爱美丽的海南岛!”年过七旬的河南“候鸟”老人范文山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老年大学目前开设了10多门各类老年人课程,不但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也成为了越来越多老人心灵的“家”。

  据老年大学校长徐冰健回忆,3年前,正在小区里工作的她,经常看到小区的几位老人一坐就是一天,“不说话,就是发呆,坐到太阳落山才回家。”经过一番调查,徐冰健发现小区很多“候鸟”老人都有类似困扰:远离家人朋友,精神空虚孤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看着这些老人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所以希望为他们做一些事情。”2016年12月,经徐冰健倡议,并得到范文山等几位热心老人的支持,小区的老年大学正式成立了。

  “我们挨家挨户上门摸底老人们的情况,询问他们的特长及兴趣爱好,并利用业主微信群和老人沟通交流,制定课程。每人只象征性收取20元报名费。”徐冰健说,在他们积极发动下,走出家门来上大学的老人们越来越多。

  根据社区老人的需求,老年大学相继开设了书法、国画、摄影、合唱、太极拳、健康大讲堂等逾10类学习班,学习班的指导老师均从小区的“候鸟”老人中选拔出来。

  “很多大爷大妈退休前就从事相关工作,当过美术老师、摄影师,或者掌握太极拳等技能,他们都非常愿意到老年大学服务,发挥余热。”徐冰健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记者在小区里走访时,发现一处理发摊位,摊主老人手脚麻利,上理发布、修剪、剃须,剪刀、剃头挑子和刀片在手里上下翻飞,不到10分钟就帮另一位老人理了个满意的发型。

  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叫贾建民,是老年大学的一名成员,已经义务为当地居民理发近3年了。“给别人服务有时挺累,但被需要的感觉真好!”受互帮互助思想的影响,老年大学里涌现出不少像贾建民这样的“活雷锋”。

  如今,这所老年大学已经拥有近200位学员,覆盖周边4个小区。展望未来,徐冰健告诉记者,老年大学在服务好现有小区的同时,还希望辐射整个白马井地区,让更多“候鸟”老人和本地老人都活得健康快乐。

  (本报那大2月27日电)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