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天安乡六体连榕。本报记者 张惠宁 摄
听说东方的天安乡有一独特景观——六体连榕,为了一探虚实,2月26日,海南日报记者驱车一个多小时,从东方市区出发,走东方大道转314省道,约莫行驶45公里后再转755县道,行驶5公里多的路程后,来到了天安乡六体连榕的面前。
六体连榕雅称“情缘六连榕”。远看六体连榕令人感到亲切,枝叶繁茂的树冠宛若撑起的大伞,绿意直抵心头。下了车后往里探步十几米再近看,迎面而来的却是一股肃穆感,长者似的,垂须是它的胡子、侧枝上长出的青苔是它的老人斑、而它的根部如同手脚,早已深扎土地。可以看到,三棵小榕树围绕着中心的大榕树,大榕树长势如同三棵,树干随着岁月流逝愈发怀抱彼此,早已看不出彼此。
网上有关六体连榕树龄的说法并不统一,有的称300多年,有的称上千年。为了一解疑惑,海南日报记者联系到了天安乡布套村党支部书记符文泽,他说,两个时间都不对,具体树龄尚未确定,但至少有500年的树龄。“因为不止三代老人从小就看着这棵树在这儿了,怎么可能只有300多年的历史呢。”符文泽说。
海南日报记者是海南人,对于榕树景观并不稀奇,却不曾知道,榕树的垂须也好、旁生出的树干也罢,同为一体,须长成根、根长成树。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植物保护系老师邹游兴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榕树主干和侧枝上常产生许多须状的气生根,垂直向下生长,有的悬空,有的到达地面后即插入土壤中,形成新的树干,这才形成了六体连株的奇观。
距离六体连榕二三十米处即是雅龙村入口,雅龙村地处天安乡南面,是布套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黎族同胞聚居此处。雅龙村附近的雅龙风景区依山岭而建,四周风景秀美,因酷似桂林山水,素有“东方小桂林”的美誉,走进村中,村道干净整洁,屋舍纵横俨然,房外饰有黎族图纹,村子静悄悄的,只闻见鸡犬声。一条河沟环村而流,河沟两旁,是还未完全凋零的木棉花树。
独木成林,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几百年来,六体连榕注视着天安乡雅龙村来来往往的行人,倘若你路过,碰巧与它对视,请记得停一下脚步,到它跟前,祈求阖家欢乐,幸福安康。(蒲维好 张惠宁)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