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空中飞人”谨防“经济舱综合征”
“空中飞人”谨防“经济舱综合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许甲猛    2009-08-26
  我前几日跟着旅行社到欧洲旅游了一圈,回到北京后除感觉疲劳外,还感觉腿部像灌了铅似的沉重,局部呈现肿胀、疼痛症状,已影响到了日常工作,去医院就诊被诊治为下肢深层静脉血栓。难道乘飞机还能引起静脉血栓症?

  ——黎女士

  空军总医院空勤科主任医师郑军:

  由于飞机座位的前后距离较窄,大约只有80厘米宽,如果长时间保持坐姿,坐椅靠背对乘客背部和腿部就会造成压迫,再加上客舱内相对缺氧,形成了一个容易引发深度静脉血栓症的环境。 坐在靠近通道的乘客可以方便活动,而坐在中间座位的旅客通常很少活动。当飞机处在万米以外上空时,机舱内气压约为0.7~0.8个大气压,湿度仅为0~10%,据此推测,10个小时将有1公升水分从体内蒸发;同时,低压、低氧环境还会使乘客胃肠胀气、腹内压升高,引发下半身静脉血流回流减慢;低氧血症还可导致纤溶机能低下、凝血机能亢进,从而扩张血管,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和静脉血流瘀滞,下肢静脉血液凝固形成血栓。下了飞机稍加活动,脱落的静脉栓子栓塞肺动脉,出现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导致胸痛、胸闷、咯血、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甚至猝死,医学上称“深层静脉血栓栓塞症”,又称“经济舱综合征”。

  患病初期乘客通常只会觉得腿部麻木、肿胀、局部发热,行走时疼痛等,往往不会意识到已形成栓塞,发生肺栓塞时常被误诊为心肌梗死、脑溢血等其他疾病。

  该症易患人群多为老人、正服用避孕药避孕的妇女、体重超重和刚做过手术的病人等。因此,长途飞行的旅行者,首先要在飞行中尽量多活动,即使不便离开座位,也要活动下肢和脚,至少间隔一小时左右在机舱里走一走,做一些简单的四肢伸展运动,翻阅一下色彩、格调轻松的杂志。其次,要多喝水和不含酒精的饮料,少喝酒,尽量保持血液流动畅通,有的专家认为危险因素比较高的人服用阿司匹林能减少患“经济舱综合征”可能性。此外,最好能按照航空服务员或机上播放的录像带的指导,在座位上做保健操。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