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鹦哥岭“盘家底儿” 时隔15年启动全面科考
海南鹦哥岭“盘家底儿” 时隔15年启动全面科考
来源:南海网     作者:康景林    2020-03-13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海南旅游头条、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南国都市报海口3月12日消息(首席记者 康景林)时隔15年,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新一轮的全面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其中第一轮鸟类科考已于日前结束。科研人员记录到了一些重点监测的鸟类,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海南山鹧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白鹇、原鸡、蓝背八色鸫、山皇鸠,厚嘴绿鸠等。

  科考队员们几乎全天在野外工作。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供图

  海口畓榃(音:多潭)湿地研究所组织10位专家及保护区10位业务骨干共同组成鹦哥岭鸟类调查队,第一轮调查于2020年3月2日开始,3月9日结束,此次为冬季鸟类调查,5月上旬将开展繁殖鸟类调查。

  队员们正在观察、记录鸟类。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卢刚 摄

  此番野外调查,分南坡、北坡两队推进,北坡组负责36条样线,南坡组负责28条样线。调查内容包括鹦哥岭保护区鸟类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动态变化,以及鸟类面临的威胁状况。查清鹦哥岭保护区鸟类资源现状,对鸟类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并为建立鸟类资源监测体系奠定基础。

  调查队分成若干个小组,严格遵守调查天气、每日调查时间段的规定,依规定的行走速度、行走路线、观测方式、记录方式,科学严谨地记录发现鸟类的名称、数量、距离中线的距离、地理位置等信息。

  科考途中突遇大雨,队员们就地搭帐篷。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卢刚 摄

  项目负责人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介绍,此前鹦哥岭鸟类统计数据为250多种,此次科考属专业调查,对队员们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大家翻山越岭时,行进在热带雨林中要做到听声辨鸟。目前,第一轮的调查数字仍在汇总中。

  第一轮科考拍摄到的海南特有种——海南柳莺。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卢刚 摄

  据了解,2004年,海南省政府批准成立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鸟类等本底资料主要来自2003-2005年开展的多次科考工作。虽然此间陆续开展了一些野生动物专项调查监测项目,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再次对鹦哥岭鸟类开展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本次将科学全面地对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查清保护区内鸟类资源现状,掌握鸟类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完整、科学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促进保护区更科学有效管理。

  第一轮科考拍摄到的赤红山椒鸟。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卢刚 摄

  第一轮科考拍摄到的叉尾太阳鸟。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卢刚 摄

  鉴于距上次综合科考已15年之久,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决定启动新一轮的全面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除鸟类调查之外,保护区还将陆续展开对兽类、两栖及红外相机监测、昆虫项目监测、淡水鱼类项目监测、植物项目监测、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旨在进一步完善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数据,保护热带雨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据悉,全部调查项目将于2020年8月结束。

  第一轮科考拍摄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褐耳鹰。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卢刚 摄

  第一轮科考拍摄到的橙腹叶鹎。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卢刚 摄

  第一轮科考拍摄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头鸺鹠。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卢刚 摄


责任编辑:陈贤玉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