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指山村民黄惠强返乡开发黎锦文创产品 期待织锦技艺有传承有发展
五指山村民黄惠强返乡开发黎锦文创产品 期待织锦技艺有传承有发展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刘操    2020-07-04

  6月30日傍晚,在五指山市通什镇应示村报巴村民小组的一间民房内,52岁的黎族服装设计师黄惠强正在加紧制作一套黎族艺术类婚礼礼服。她精心运用多种复杂的织法,在一块绸缎上织出精美的黎锦图案。

  这是过去3年多时间里黄惠强的工作常态。2017年,她辞掉了外地的工作返回家乡,修房子、买设备,开始设计制作有黎族特色的服饰及其他文创产品。“如何让我们设计出的少数民族服饰获得市场青睐?要想办法在现代服饰设计和保留传统特色之间找到平衡点,让我们的黎族传统服饰走出大山,走向广阔天地。”黄惠强说。

  热爱黎锦

  潜心学习服装设计

  在黎族村落长大的黄惠强,儿时生活中处处可见美丽的黎锦,包括头巾、腰带和各类黎族服饰。“我小时候就开始跟着母亲学纺织技术,每次织出那些漂亮的图案,都让我感到非常兴奋。”

  21岁中专毕业后,怀揣着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的梦想,黄惠强专门到服装设计剪裁学校学习时装设计,学成后进入服装厂工作。因为对黎锦的热爱,她还专门报名参加海南民族织锦工艺技术培训班,学习图案设计,并在25岁时进入海南省民族织锦所工作。此后,为了照顾家庭,黄惠强不得不暂别自己喜爱的黎锦,先后在省内外多所学校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

  返乡创业

  制作黎锦文创产品

  “在外多年,每每想起家乡漂亮的黎族服饰,我都有回乡创业的冲动。”2017年,黄惠强回到应示村成立了工作室,大部分时间都在村子里研究技艺、制作黎锦文创产品。

  “你看,这些产品因为设计时尚,又融入了少数民族元素,受到不少消费者欢迎。”黄惠强拿出自己制作的服饰、挎包、钱包、手机带等文创产品介绍着,眼神就像在看自己的孩子。

  在海南七仙温泉戏水节第二届黎族苗族服饰创艺设计展演大赛上,黄惠强设计创作的黎族生活类女装“花落黎家”荣获金奖。谈到获奖心得,黄惠强说:“成为一名优秀的黎族服饰设计师,首先要熟谙这门技艺的要领,向有经验的老织锦人学习。其次,必须意识到织锦技艺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改进和提高,与时俱进,突破创新,不能墨守成规。”

  获奖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很少有人知道,为设计出精美的黎锦样本,她自己掏钱收藏黎锦,研究传统图腾和图案;为找到创作灵感,她在工作之余到全国各地的服装市场采风;她加入五指山传艺织娘黎锦专业合作社,负责服装服饰设计兼副理事,为合作社的社员提供织锦技术指导……

  过去几年,通过优化设计、创建品牌,黄惠强和她的团队设计制作的黎族服饰等文创产品受到市场欢迎,订单不断。“目前,已经有三亚等地的经销商找到我,提出希望经销我们的产品。我很看好这一市场。”

  未来期待

  织锦技艺有传承有发展

  今年初,黄惠强入选第二批“南海系列”育才计划“南海乡土人才”。她说,黎锦的图案花样繁多,织锦是一门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内涵丰富,创作空间大,将这项技艺传下去是当务之急。

  “织锦技艺是黎族群众千百年来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结晶,黎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国际上也很有代表性。”现在,黄惠强一如年少时的她,每天穿梭在机杼中忙碌。她期待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机遇,打响品牌,也期待黎锦等少数民族文创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

  (本报五指山7月3日电)

原标题:五指山应示村村民黄惠强返乡开发黎锦文创产品 融合古今织精品 千年黎锦育新机


责任编辑:武海霞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