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昌江:端稳“生态碗” 吃上“旅游饭”
昌江:端稳“生态碗” 吃上“旅游饭”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林书喜 刘婧姝 石碌    2021-03-23

3月22日晚,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三派村二队,灯光透过路边的黄花梨树照亮村道,显得十分温馨宁静,房前屋后绽放的三角梅不时随风摇曳,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家挂着“时光小铺”招牌的小卖部里,几位村民喝茶闲聊,不时响起爽朗的笑声,让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味道。“村里变美了,收入高了,村民当然高兴了。”村民张海淋笑着说。

张海淋年轻时曾到深圳打过工,嫁到三派村二队后,苦日子没少过。去年“五一”期间,王下“黎花里”文旅小镇对外开放时,她在家门口摆卖农产品,虽然收入不多,但尝到了吃“旅游饭”的甜头。看到来王下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去年11月,她将自家房屋一楼的4个单间改成客房,然后把小瓦房翻新后,开农家乐和民宿。“从今年春节到现在的木棉红旅游季,生意都很不错。”张海淋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待几拨客人,从开业到现在,收入有5万多元,放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

王下乡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王下乡全年实现经济增长约18%,人均收入达到14600元。自2020年5月以来,王下乡接待游客累计约7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突破600万元。

王下乡地处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腹地,曾是昌江最偏远贫穷的纯黎族乡镇,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整体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乡镇。辖4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均被列为贫困村,全乡799户324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2户1131人,占总人口34.8%。是什么让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实现了从“贫困乡村”到“富美乡村”的美丽“蝶变”?

“王下乡的村民能够挖掉‘穷根’,摘掉‘贫困帽’,吃上‘旅游饭',得益于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王下乡乡长杨荣辉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一手抓生态保护,一手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让老百姓守住青山换“金山”。

2019年初,昌江高位谋划,全面启动王下“黎花里”文旅小镇建设,积极创新生态旅游产业,并引进社会资金进行建设,为王下乡的发展和老百姓如何脱贫致富谋求新思路,把王下乡远离世人视野的世外桃源这一劣势转变成优势,撬动一个乡村精品旅游项目,点石成金,让村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文明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

在“黎花里”文旅小镇项目启动的同时,三派村二队村民吉亚红看到了商机,开起了王下乡第一家农家乐。“自去年‘五一’黎花里项目开业后,我家的农家乐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待16桌客人,到现在收入近20万元。”吉亚红告诉记者,他家里4口人,除了农家乐的收入外,还利用空余时间开挖机,开农用车拉货增加收入。家里还养羊、养鸡、养猪,还种橡胶树和槟榔树,去年他家收入达25万多元。“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山里人不光吃上了‘旅游饭’,还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

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同时,王下乡严守严控生态红线,引导老百姓发展林下特色种养等生态农业,发展养猪、养鸡等,使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钱铁村村民林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种了8亩槟榔。“今年槟榔价格好,最高时1斤能卖到20块钱,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3月初,光卖槟榔就有10万多元的收入。”林江笑呵呵地说,除了槟榔,他还养猪和养鸡,去年收入近15万元。4个小孩都外出打工,不用花家里的钱,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海南日报石碌3月22日电)

原标题:昌江践行“两山”理论,王下乡实现美丽蝶变,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4600元 端稳“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责任编辑: 陈贤玉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