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昌江发挥少数民族村寨资源优势,让百姓吃上“旅游饭”
昌江发挥少数民族村寨资源优势,让百姓吃上“旅游饭”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刘操    2022-05-05

  地处霸王岭腹地,曾经人迹罕至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如今成了全国游客的打卡地。一向靠犁地耕作、织锦编藤生活的黎族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昌江黎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县。近年来,昌江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黎乡苗寨的面貌和黎族苗族同胞的生活得到明显改观。去年12月,昌江黎族自治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近年来,昌江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在强化基层党建方面,昌江累计向少数民族行政村派驻92名“第一书记”和132名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整顿23个少数民族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在昌江思源实验学校校园内,处处可见民族体育运动标识。学校还注重挖掘少数民族地域文化与培养学生传承黎族技艺,自2015年起陆续开发出黎锦、制陶、扎染等50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昌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教育移民、生态补偿等政策,让各族群众实实在在收获了改革红利。据统计,昌江先后投入9600多万元,集中建设了职业教育中心、民族中学等4所教育移民学校,5199名少数民族学生从中受益,其中501名学生实现了大学梦。

  结合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格局,昌江发挥少数民族村寨资源优势,高质量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推动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七叉镇宝山村、叉河镇排岸村先后获评“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俯瞰昌江王下乡洪水村黎族船型茅草屋特色民宿。(海南省乡村振兴局供图)

  王下乡自然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民族特色突出,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素有“海南香格里拉”之美誉。近年来,昌江充分发挥王下乡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优势,高标准建设“黎花里”项目,把曾经最偏远的黎族乡镇,打造成为热门旅游胜地,获评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王下乡“蝶变”经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昌江样板,乡村变舞台、村民变服务员、百姓变演员、田园变市集、特产变文创,黎族百姓真正地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海南日报石碌5月4日电)

原标题:昌江发挥少数民族村寨资源优势,让百姓吃上“旅游饭” 山海黎乡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责任编辑: 陈贤玉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