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周刊 | 下足“绣花”功夫 护好红色遗址
海南周刊 | 下足“绣花”功夫 护好红色遗址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邱江华    2022-09-19

  文\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

  参观红色文物、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地处海口闹市的中共琼崖一大旧址,游客总是络绎不绝。这里是海南递给国内外游客的一张重要红色名片。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多年来,政府多次对中共琼崖一大旧址进行保护和修缮。自2020年9月起,旧址经历又一次专业而细致的保护性修缮,以“修旧如旧”的新面貌拥抱建党百年。

  据了解,在修缮开始前,负责该项工作的相关单位就组织了3个专家团队,从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改造过程中,要拒绝大拆大建,拿出“绣花”功夫,不伤害到文物本体,从而达到最小干预的效果。同时,进一步拓宽旧址周边的空间范围,通过打造绿地景观公园、革命叙事景观等,更好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传承红色精神。

  乳白色墙面、花朵地板彩砖……如今,穿梭在邱氏祖宅内,这些“修旧如旧”的细节,让这段红色历史更加“原汁原味”。专家精心打磨,对旧址进行了保护性还原。

  比如,作为当时的殷实家庭,邱氏家族前庭及东西厢房入门处所镶嵌的彩砖,都是从意大利进口的。一百多年前漂洋过海而来的意大利地板砖,至今仍保持着鲜艳的颜色及时尚的纹路。在修缮的过程中,这些彩砖也得到了保护性隔离。

  在不破坏原有墙体的前提下,项目组还在厢房的屋檐、院墙和庭院草坪、浮雕及树木之间增设了夜间照明,让整个旧址的照明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夜景亮化得到有效提升。

  为了充实展陈,旧址还新征集了两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琼崖纵队战士使用的钱包、医疗书,冯白驹用过的私人印章、眼镜盒等多件革命文物展品。

  让文物建筑接近其本来的样子,让承载琼崖共产党光荣历史的红色遗址更好地讲述红色历史。近年来,通过修缮开放旧址、提升展览展陈功能、举办红色旅游线路推介等举措,“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组织的诞生地”已成为海口重要的城市地标,不断唤起人们对那段红色岁月的记忆。

责任编辑: 陈贤玉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