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0月26日消息(记者 潘頔)10月25日,2022年“走进国家公园 探访热带雨林”主题采访团走进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探寻雨林里的神秘黎乡。
王下乡“十里画廊”一角。记者 陈卫东 摄
走进王下乡浪论村,一排排整齐的黎家小院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墙上具有浓郁风情的绘画让人眼前一亮,当地黎族村民将制陶、织锦、酿酒等黎族生产生活场景融入墙绘,黎族文化融入进黎族特色“船型屋”,成为一处“流动的黎族文化博物馆”。
“今年国庆期间,全国各地的游客们来到王下乡深度体验黎族文化和雨林风情,我们的民宿每天都爆满。”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党委书记杨荣辉介绍,今年9月份海南昌江山海互通旅游公路从棋子湾至王下乡全线贯通,自驾来王下乡的游客越来越多。
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地处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腹地,拥有丰富的雨林资源和悠久的黎族文化。但因山高路远、基础设施薄弱,王下乡曾经是昌江最偏远、最贫困的乡镇。如今,王下乡成为“中国第一黎乡”,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借助丰富的雨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老百姓们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起了农家乐、民宿等产业。王下乡从穷乡僻壤到美丽乡村,它成功蝶变的原因就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之中。
王下乡黎花里。记者 陈卫东 摄
近年来,昌江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式,高水平打造王下乡“黎花里”文旅项目,借助品牌项目的带动,引入优质企业加入,让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形成“政府+专家+企业+农户”的创新发展模式,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2019年初,王下乡利用起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环境和深厚的黎族文化优势,打造了“诗里画里”“时光里”“歌里酒里”三个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黎花三里”,带动了三派村、洪水村、浪论村三个黎族村落的旅游发展,吸引不少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
王下乡浪论村村民开起了民宿。记者 陈卫东 摄
“黎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过去唱歌跳舞是为了自娱自乐,现在靠表演一场歌舞就能赚不少钱,白天在民宿当服务员,当导游为游客解说黎族文化,晚上还当起了演员表演歌舞。”杨荣辉说,从开农家乐、办民宿、表演歌舞,再到餐厅工作、种植水稻,王下乡村民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发展“吃住旅”一体的旅游服务产业链中。自2020年5月以来,截至目前王下乡接待的游客数量已达到15万人次,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五六千元到现在突破两万元。
改造过后的黎族特色建筑“船型屋”。记者 陈卫东 摄
此外,王下乡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提出“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政府通过引进优质企业和资金扶持的方式,动员村民们种植橡胶、槟榔、水稻、沉香,还在家里养羊、养鸡、养猪,因地制宜的发展林下经济,让老百姓们的收入手段变多,“钱袋子”也鼓了起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共同致富。
船型屋墙壁上画着黎族特色文化。记者 陈卫东 摄
村民种植的水稻。记者 陈卫东 摄
2018年,王下乡入选全国第二批、全省唯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到2019年底,王下乡实现全乡脱贫,打通村与村之间的地域界限,如今全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形成一体化布局,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立体蓝图” ——“黎花里”文旅小镇。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