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
不仅代表冬季开始
还表示一年即将结束之时
万物收藏,躲避寒冷,休养生息
为明春勃发做好储备
>>交子之时吃饺子
有些地方认为,饺子意为“交子之时”,所以无论是新旧之交的除夕,还是秋季和冬季交汇之日的立冬,都应该吃饺子。还有些地方的百姓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传说,这位善良的大夫辞官回乡后,特意制作“祛寒娇耳汤”,分给乡亲以医治他们的冻疮。这是一种包着驱寒药材、类似饺子的食物。为了感念张仲景的善心,人们便在立冬日——张仲景的祭日吃饺子,以表怀念。
>>立冬吃甘蔗
在广东潮汕地区,有着立冬吃甘蔗的传统习俗。因为当地人认为甘蔗是“补冬”食物的不二之选。立冬节气前后,潮汕地区的甘蔗迎来了成熟季,加上当地有立冬甘蔗“不上火”的说法,吃甘蔗不仅能够保护牙齿,还有着不错的滋补作用。甘蔗在潮汕地区吃法颇丰,直接啃着吃,或者榨汁喝,甚至可以烤着吃。
>>立冬吃羊肉火锅
“北吃饺子南吃葱,铜锅羊肉好过冬”。羊肉,一直以来都被公认为滋补佳品,而立冬的“补冬”食材怎么能少了羊肉!羊肉温热而不燥,冬天时常吃上一碗羊肉汤,驱寒暖身又滋补。不过羊肉一次也不要吃太多,可以搭配一些凉性的蔬菜一同食用。
>>立冬吃咸肉菜饭
立冬节气的到来,露水转为白霜,而被霜“打过的”青菜加上肥瘦相间的咸肉烹煮而成的咸肉菜饭在当地人看来是立冬“补冬”的绝佳食物。吃咸肉菜饭在当地有一个说法,就是“吃咸补肾”,立冬过后天气渐冷,容易伤害肾的阳气,而咸味入肾有滋补作用,所以一直保留着立冬吃咸肉菜饭这个传统习俗。
冬是一个休养生息的时节,也是一个适合进补的节点。立冬时节除了要注重日常的添衣保暖之外,在饮食方面应当以进补御寒为主。
>>沙参百合莲子汤
材料:猪瘦肉500克、沙参30克、百合30克、莲子(去心)30克
做法:将百合、莲子洗净放入水中浸泡十分钟;然后将瘦肉与其他材料(沙参、百合、莲子)一同放锅中煲1.5小时即可。
功效:养阴润肺,安神宁心。
>>党参黄芪炖鸡汤
材料:母鸡1只、党参50克、黄芪50克、红枣10克、姜片数片
做法:将材料洗净加清水煲1-2小时。
功效:补益气血
>>虫草花炖老鸭
材料:虫草花10g、老鸭1只、枸杞、大枣、黄酒、生姜、葱白、食盐适量
做法:将材料洗净加清水煲1-2小时。
功效:补虚益精,滋阴助阳
>>立冬睡个好觉,有助于精神饱满
中医认为冬主收藏,秋冬养阴。立冬时节要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建议晚上12点(子时)前入睡,子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较其它时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等到太阳升起后再起床,可以恢复精力、养阴培元,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
老话说,冬藏精、宜养神,神志内敛方可精神饱满。睡个好觉,有助于保持情绪安宁,避免烦躁。此外,冬季还应适当做些强度不大的运动以活动筋骨,注意足部和下肢的保暖,保持鞋袜的干燥。
>>按摩这个穴位,利于冬季护肾
中医认为,肾是冬季的主脏,所以立冬一到,首先应注重养护肾脏。按摩太溪、涌泉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作用。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位于足底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有泻热、镇静、安神的作用。按摩方法是,一次按压30下,手指按揉,以微感酸痛为度。
>>要多补水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很容易干裂,护肤品应以油性为佳。天气干燥,会常感觉口渴,每天晚上睡前可以在房间里放一些水,早晨起来多喝水会好一点。
在天气渐寒的冬日
希望我们吃好、睡好、休息好
怀抱着内心的温暖
迎接来日的春光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半月谈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