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6日消息(记者 韩星)海南岛地貌形态多样,其中喀斯特地貌稍显低调,常被称作“小众宝藏景观”。11月6日,“走进黎族”文化名家采风团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腹地热带雨林之中,探访被当地人称作“皇帝洞”的石灰岩溶洞。
俯瞰海南昌江皇帝洞。记者 李昊 摄
皇帝洞位于昌江王下乡南瑶河边,依山傍水。据介绍,这里洞宽约60米,深约130米,高25米,面积约7800平方米,可容纳上万人。洞底东高西低,向南倾斜,洞厅呈拱形,平坦宽敞,壮丽堂皇。
11月6日,“走进黎族”文化名家采风团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腹地热带雨林之中,探访被当地人称作“皇帝洞”的石灰岩溶洞。记者 李昊 摄
11月6日,“走进黎族”文化名家采风团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腹地热带雨林之中,探访被当地人称作“皇帝洞”的石灰岩溶洞。记者 李昊 摄
有作家提问,为什么叫“皇帝”洞?讲解员将大家引到洞内一处90米长的天然奇石前,“大家看,这块奇石像不像皇帝坐在太师椅上一样,两侧的石头,又犹如两个卫士,守护着皇帝,故名皇帝洞。”
11月6日,“走进黎族”文化名家采风团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腹地热带雨林之中,探访被当地人称作“皇帝洞”的石灰岩溶洞。记者 李昊 摄
11月6日,“走进黎族”文化名家采风团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腹地热带雨林之中,探访被当地人称作“皇帝洞”的石灰岩溶洞。记者 李昊 摄
沿着洞内石阶往深处走,视野越发开阔,造型多变的钟乳石景观令文化名家们连连称奇,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柱、石盘、石枕、石鹿、石虎...经过千年的时间打磨,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文化名家眼前。
11月6日,“走进黎族”文化名家采风团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腹地热带雨林之中,探访被当地人称作“皇帝洞”的石灰岩溶洞。记者 李昊 摄
11月6日,“走进黎族”文化名家采风团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腹地热带雨林之中,探访被当地人称作“皇帝洞”的石灰岩溶洞。记者 李昊 摄
11月6日,“走进黎族”文化名家采风团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腹地热带雨林之中,探访被当地人称作“皇帝洞”的石灰岩溶洞。记者 李昊 摄
从洞口望去,昌江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记者了解到,这里同时是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洞穴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洞穴内发现了距今约为6540年的石刀、石斧等古人类工具。
11月6日,“走进黎族”文化名家采风团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腹地热带雨林之中,探访被当地人称作“皇帝洞”的石灰岩溶洞。记者 李昊 摄
11月6日,“走进黎族”文化名家采风团深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腹地热带雨林之中,探访被当地人称作“皇帝洞”的石灰岩溶洞。记者 李昊 摄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