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昌江挖掘黎族特色文化,破解“赏花经济”引客、留客难题
昌江挖掘黎族特色文化,破解“赏花经济”引客、留客难题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刘婧姝 符文倩    2023-02-28

  ■ 海南日报记者 刘婧姝

  特约记者 符文倩

  2月25日,伴随着音乐,身着黎族服饰的村民从稻田走出,有的肩挑芭蕉,有的背着犁,有的端着簸箕,将农耕场景还原至观众眼前。而人群中,有一个人的眼睛一直没离开过稻田边的观众。当观众们叫好,纷纷拿出相机拍照后,他才松了口气。

农耕农具农产品展示节目《乡村振兴有我们》表演现场。昌江文化馆供图

  这个人是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郭宏明,也是此次昌江叉河镇排岸村稻田音乐秀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过去春赏木棉红时节,游客看看花就走了,旅游活动不够丰富,留不住人。”郭宏明说,他一直在想,通过什么方式才能留客。

  “游客乐意留下来,才能让更多当地百姓吃上旅游饭。”郭宏明说,为此,他把主意打到原汁原味的黎族特色文化上。

  此次演出最受欢迎的节目,要数富有乡土气息的农耕农具农产品展示《乡村振兴有我们》,共有30余人参演,皆为当地村民,其中年龄最小的仅4岁,年纪最长的约60岁。

  “这种表演形式非常接地气,尤其是演员从稻田里走出来,加上自然的环境,让我感觉非常真实。”来自东方市的摄影爱好者王隆权说,每年木棉花开时节他都会来昌江,今年的稻田音乐秀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是往年没有的。

观众在观看黎族歌手演唱。 昌江文化馆供图

  此前,七叉镇宝山木棉梯田的演出结束后,观众反响非常好。郭宏明趁热打铁,将排岸村上演的稻田音乐秀优化升级。郭宏明说,现在大家在城市生活压力大,向往能走出城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稻田音乐秀具有天然性、民族性,又接地气,能拉近游客与表演者的距离,符合市民游客需求。

  每次演出结束,节目组织者还注意收集观众的建议。王隆权就提议,希望看到更有层次的表演,比如留一块稻田进行插秧表演,实景效果更丰富。郭宏明也记录下来,下次表演的时候补充完善。

  今年,昌江春赏木棉红旅游从多角度发力,力争一改过去旅游活动单一的格局,推出包括昌化江星空观赏露营、空中木棉嘉年华、美丽乡村生活节、花船水上市集、昌江华流音乐节活动、“守护湿地· 多彩雨林”观鸟节暨全国“生物多样性之美”摄影邀请赛等主题活动。

  文化入景,生态留客,昌江正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海南日报石碌2月27日电)

原标题:昌江挖掘黎族特色文化,破解“赏花经济”引客、留客难题 稻田里开起音乐秀


责任编辑: 陈贤玉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