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自2005年以来,省收藏家协会通过《海南日报》、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宝岛寻宝》、《寻宝到你身边——环岛行》、中央电视台CCTV赛宝大会,第五届全国收藏文化研讨会及一系列展览、鉴赏、拍卖、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带领全省收藏界同仁,研究、探索、总结,合力推广打造出的海南地域文化最具特点、最具收藏潜力的物质文化精品,黄花黎、海瓷、黎锦——海南三宝,已成为海南历史文化、收藏文化、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得到省委省政府及文化研究机构的多次肯定和鼓励。特别是在第五届全国收藏文化研讨会和全国秘书长工作会议上,“海南三宝”已被全国藏界普遍认同和接受,而且国内新近出版的《中国古玩寻宝地图》、《中国艺术品市场指南》、《收藏》、《中国收藏家通讯》、《收藏界》等主流收藏导刊都在全力推广和介绍,已形成收藏界特别是海南收藏界追捧、收藏、研究的新一轮热点。
勿用置疑,2006年新春以来,海南黄花梨收藏交流就掀起一股股热浪,各路藏家都将黄花梨收藏当成重点,全线狂追,不论家私,板材、根料新旧一起,统一揽进。一时间黄花黎价格一路飙升,一张旧八仙桌起价8万,一张新工案桌16万成交,一对老料宝座椅38万才到手,一张罗汉床开价100万……。其它小料小件只要是花梨统统拿下。到了黄花黎与花梨木、降香黄檀与紫檀、老料新料、新工旧工,统统揽进,几乎到了全岛人人皆寻花梨的繁荣景象。
而相对的黎锦、海瓷,倒显的较为冷静。从最初通过民间热追明清黎族织锦的收藏,到一些机构注重工艺的研究和藏品的保护,黎锦已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副省长符桂花牵头主编的《黎族传统织锦》已将民间收藏的精品收录殆尽。因此黎锦的收藏已经上升到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中,成为海南民族文化的象征,一些奇妙的图案、幕单、工艺还在进一步发现之中,一些精美之品及服饰文化仍逃不出藏家犀利的眼睛。
藏协理事聚会欧文斋鉴宝
海瓷由于海底沉船的严格保护,一些新出水的瓷器少至甚少。研究与收藏仍停留在原来散失于社会的碎瓷残件之中,是国家收藏最后的补充。民间收藏从最初的所有海瓷统统收藏转移到只追求釉色好,花纹深、器形大、料艳的完整器和元青花残瓷的收藏中来,向追求窑口、精美器形等特性上发展,这已成为海瓷收藏研究的新起点。
海南三宝,是海南的植物之宝、艺术之宝、贸易经济之宝;是海南人文、历史、地理、文化、自然、环境的集粹,是海南人引以为豪的天宝物华,是海南人精神、气质、豪情的精气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好优秀的文化遗产,切勿暴殄天物,索取不尽,毁坏了人类的历史文化资源。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