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车
游车
来源:     作者:许甲猛    2009-03-09

  
  8月的报纸电视充斥酷暑新闻,看了似乎能灼伤眼晴:南京出现40年来最高温;“火炉”武汉高温刷新百年记录,气温高达42摄氏度,水泥路面可烤熟鸡蛋;上海高温破60年纪录,白天骄阳似火,暑气蒸腾,夜晚闷热不已,辗转难熬;北京出现疑似“桑拿天”,人们仿佛置身“蒸笼”之中,呼吸都感困难;广州大热,“逼”人远离“围城”避暑。持续多日“火烧天”,让各地市民连呼“吃不消”、“受罪”。热!热!热!除了热,还是热!还真的热死人了。

  相比内地,海口人夏天好过多了。然则35摄氏度左右气温,毕竟不凉爽,正午时分,大街上也是热浪滚滚。面对盛夏骄阳炙烤,市民生活因热生变:马路行人大多用遮阳伞、太阳镜“全副武装”,快步躲避周边热气,TAXI因有“清凉空间”大受青睐。空调畅销、冷饮瓜果俏卖,大小夜宵排档酒吧人潮汹涌,椰城夜生活多姿多彩,一轮“避暑经济”正在升温。近期笔者与三五朋友涉江下海,逛城入乡,亲身体验椰城人消暑良策,回味椰城“消暑百态图”。

  游车——

  仲夏夜的诱惑,撩拨着椰城人的心。今夏椰城人避暑不在家,他们呼朋唤友,走出家门和外面亲密接触。热带风情不夜城海口,如今大街灯火通明,五彩斑斓,车水马龙,彻夜不息。随着有车家庭增多,晚上驾车兜风的人多了,成为眼下人们休闲避暑新方式。

  与朋友阿松一起驱车兜风,饱览椰城夜景。驾车兜风,香港人说得很形象:游车河。夜晚驾车大街上,感受确实如车在河中游。晚风拂面,我们兴趣盈然,游遍海口主要夜景:世纪大桥、南大立交桥、琼州大桥、海秀路、南海大道、滨海大道、海府路、正在扩建的迎宾大道。看金贸区华灯高楼倒映海中,恍若梦境;西海岸海滩边,月光如银如昼,海浪涌起万顷花。

  世纪大桥两个巨大的钻石型主塔,白天看像雄壮的卫士,守卫着椰城门户,又像两只巨手,欢迎各地游人客商。晚上梦幻般的组合灯光照在主塔及斜拉索上,又似仪态万方的美人腰肢,斜拉索就是她镶满宝石的舞裙,旋转着四处散开,魅力四射万众瞩目。南大立交桥风韵犹存,驱车游览是醉心于她起伏的弧度,乘车兜风世纪大桥,是欣赏她媚人的曲线。一路驱车一路观赏,自感已溶入这个勃勃生机的城市,与她肌肤相亲,血脉相连。

  有时加大油门呜呼怪叫,像飙车少年,自认是学古人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驾车一骑卷琼州。耳边风声呼呼,路灯迎面拥抱而来,把暗影抛在后面,心里痛快极了。阿松说:“仲夏之夜,与知心朋友一起,驾车赏景,谈天说地,不仅消暑解疲,增强身体抵抗力,还能亲近故土,不啻为人生一件快事。”

  把酒——

  饮酒驱寒,自古有之。而喝酒避暑,却不知何时在椰城兴起。特别是冰冻啤酒、清爽米酒,更是椰城消暑一族至爱。露天席地围成一桌,喝着用江水浸凉的农家米酒,别有一番风味。

  应朋友阿飞之约,到东营附近农家喝米酒消暑。此处邻近南渡江出海口,鱼虾种类繁多。下酒的鱼虾刚从河湾海湾捞来,散发浓浓的“活”味“野”味。当中一种鱼本地话叫海三斑。当地俗语说:“海三斑,煎香香,蚂蟥钻进屁股腔”。意即为抓到美味海三斑,不怕蚂蟥叮咬。不多时,一锅鲜美鱼汤令我直咽口水。大热天,吃什么都没胃口,唯有鱼汤例外。佩服古人造字神功,“鲜”字离不开“鱼”,鱼汤的确意味鲜美。不顾风度连喝五碗,摸着胀肚大呼过瘾,直惹朋友大笑。

  农家米酒度数不高,慢斟细饮,开始时口味清淡,再喝着鲜汤,身体渐渐地发热流汗,而内心却通体舒泰,酒把内心燥气逼出,晚间清风徐来,好一个爽字了得。被热天晒蔫的情绪重新高涨。大家光着身子,脸红红的,眼亮亮的,酒正酣情更切,“喝!”的吼声把逼人暑气赶走。喝农家米酒,听取蛙声虫鸣,松间明月照,此身不知在何秋。两只大狼狗转悠桌底,把剩下的骨头,吃个干净。

  海阔天空闲谈中,谈起上辈海口一酒仙好酒格调:因年代贫困,无钱买下酒物,而酒瘾难忍,竟到河里寻找卵石,回家用几滴油在铁锅里乱炒一阵,捞起就当下酒物,——每喝一口酒,就舔一下卵石。舔卵石也能下酒,听到这些旧事,感叹当年时艰,庆幸今朝日子小康。

  钓海——

 万绿园海滩,成了人们钓海避暑好去处。黄昏时分,暑气尚未褪尽,朋友阿钰和其他钓海者已到海滩边。此时太阳下沉,晚霞满布,海水温柔起伏:沙滩、黑礁、海水、红天,数十个钓海人、浪里泳者及散步者围观者,构成一幅钓海避暑图。

  万绿园海滩是闹市中宁静一隅,滩外大海烟波浩淼、滩内触目皆是螃蟹、贝类,游鱼不时成群从水中跃起,闪着白光。海风吹拂波涛阵阵,甚至于落日恢宏磅薄的气势,椰城人也都司空见惯。滨海大道车人如流,刚通车的世纪大桥如长虹卧波。三五朋友在此钓海,我却心不在焉:钓翁之意不在鱼,而在海天一色。坐看云卷云舒,心中潮起潮落。姜太公钓鱼,周文王愿者上钓。当惠子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梦蝶庄周反驳: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钓海钩起不少感悟。有时狂喜把自己扔进大海,且当一回鱼虾,只不知谁给我饵,又不知我是谁之鱼?

  钓海时心有所思,耳边潮声轻柔,心中暑气顿消,“情绪中暑”之患远离我去。医者说,酷热使人处于“易激惹状态”,常为小事大动肝火,是“情绪中暑”高发时期。万绿园绿荫长年不黄、涛声千古不绝,渐成椰城人避暑胜地。海滩钓海,椰城人以脱俗的方式“脱暑”。

  傍晚金贸区华灯初上,万绿园海滩笼罩诗情画意,钓海者依然不肯离去。热浪早已随海风而去,游人稠密起来,各式方言交融在一起。夜渐深,来万绿园的情侣越来越多,潮水般涌向海滩。阵阵涛声,让热恋中的情侣得以圆其仲夏夜之梦,他们不在乎风景,更在乎倾诉。大海与绿荫因情侣而激发浪漫,阿钰说:“钓海,吹海风,听着汽笛,看世纪大桥,很舒服,这里真是一个很浪漫的地方。”他说,“很多爱情都在这里发生……”

  乡宿——

  盛夏,椰城人喜欢走到乡间、回归自然、体验简单生活,而宿营乡间消暑已成一股新潮流。“我这里的条件肯定不如宾馆酒店,但你可以感受到家的清凉。”朋友说。

  朋友池边农舍,是为守鱼塘而建的临时建筑,可谓四壁破损,难挡日晒雨淋,当然也欢迎清风明月,酒饱饭足后,我们或到附近海边泡水,或卧谈于农家。此时不再谈古论今、指点江山,只求与天地溶为一体,与万物共眠。农舍夏夜清风无阻,可谓独得天赐,挂起蚊帐,其他事可一概不管。条件尽可比拟五星级酒店:钩月从屋顶间隙洒下,繁星点点可见;蛙鸣虫叫为您合唱,给夏夜送来几份幽深远离尘嚣;潺潺流水、阵阵海涛伴您入眠;几阵清风吹过,您就梦见周公了;早上小鸟会来叫醒您。乡宿农舍,享受着一种别样情趣与温暖。

  乡间宁静和野趣吸引了长居闹市的人不惜远远地驱车前来度假。每逢周休二日,不少城里人驱车乡下小住。小溪、草房、花草……炎炎夏夜,晚风轻袭,乡下尽是“乡宿人”的踪影。


                        作者:苏婧
                        来源:海南日报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