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声雷动,唢呐齐鸣,锣声铿锵,管笛悠扬。时而气势磅礴,雄壮辽阔;时而轻巧灵动,流畅明快。乐器表面并不光鲜,有的甚至有上百年的历史,但经由他们的双手的调拨,美妙的音乐宛如天籁。
9月29日上午,美兰区灵山镇民间大八音乐队赴桂林洋农场演出,演出的地点选在农贸市场。一大早,大榕树边围满了四里八乡的乡亲,他们当中很多人是海南八音的铁杆乐迷,有些则是听到音乐后被吸引到这里。一边是市声喧嚣的农贸市场,一边是18名民间艺人弹奏的富含汉唐以来中国古音乐遗韵的海南八音,随着音乐节拍,很多观众进入了如醉如痴的状态,让人感到了一种别样的民俗风情。
长期浸染在八音古乐中的乐队指挥黄兹合先生说,海南八音是海南器乐的主要品种,因采用八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八大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美兰区灵山镇是海南民间八音乐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植根在群众之中,它所保留的浓郁乡土气息等原生态特征,正是其生命力的源泉。
海南八音和海南地方戏剧一样是海南人悠闲生活、内心世界的写照。当天晚上,海甸二东路过港村村头,大致坡总工会琼剧团正在这里为旧城改造社区演出琼剧《红泪影》。这是一部反映家庭伦理的新编时装琼剧。从北京来海口度假的王先生,一边看戏一边品茶,他说这种感觉太惬意了。当听说男主角徐德强,以年薪近13万元“转会”到了大致坡总工会琼剧团时,他不停地感叹琼剧古老而又常青的艺术生命力。他说,第一次到海口度假,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滨海风情,还体验到了海口独特的民俗文化,真是不虚此行。
兼容并蓄造就海口独特风情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文化信息的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一方的民俗文化。
市文物局局长张昆荣认为,海口历史文化名城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内容丰富、兼容并蓄的传统文化特色。海口的城市文化具有多元化特色,是全国著名的移民城市。各朝各代都有大批移民在此定居,他们既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文化,又保留了浓厚的先祖地域文化特征、风俗习惯。琼州府城和海口古城的街道、里、坊、村多数为某一姓氏聚集地,世代因袭,逐步向周边发展,也常因某一氏族中出现过一位名人、一件故事而成为这条街道、坊、里的名称,如尚书街、文庄路、忠介路、达士巷等都分别以明代琼籍著名人物丘濬、海瑞、钟芳的官职、谥号、尊称命名。
海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古风醇厚,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海南八音、海南公仔戏、龙塘民间雕刻艺术、府城元宵换花节、新坡军坡节等,这些都是海口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建筑构件”。
近年来,海口旅游引入了许多民俗文化因素,除了让游客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外,还策划包装一些高水平的文化民俗演出,让游客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感受到当地的民俗文化,受到了游客的热捧。
海口主要民俗文化活动
琼剧
琼剧又名海南戏,是海南省的地方剧种。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据说它出现于明代,在海南流行的杂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
府城换花节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夜,琼山区男女老少总要参加换花活动,表达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愿。这一民间传统活动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新坡镇军坡节
在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每年农历二月初六到二月十二,人们会模仿当年冼夫人带兵出征的壮观仪式出行,俗称“装军”或“军坡节”。
海南八音
海南八音是海南器乐的主要品种,它因采用八类乐器演奏而得名。海南八音的乐曲非常丰富,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
海南公仔戏
海南公仔戏,是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之一。它融文学、美术、音乐、戏曲为一体,是民族艺术的瑰宝,具有较高的审美、娱乐和社会等价值。 作者:光明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