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口城中村改造:梦想与现实间的道路漫长
海口城中村改造:梦想与现实间的道路漫长
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     作者:许甲猛    2009-10-04

从海口最繁华的海秀东路明珠广场路段向右拐,前行大约500米左右,就可以走到海口目前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大英村。在这里,是与繁华有序的海秀东商圈截然不同的世界:拥挤的建筑、凌乱的电线、狭窄的小巷、阴暗的光线……在海口,类似大英村这样的城中村及环境较差的街区近80片,占地面积1000多公顷。

  这意味着,将“品位之城”和“最精最美的省会城市”作为自己未来目标的海口,在旧城改造上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改造势在必行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逐步被征用,于是出现了被城市包围又基本没有耕地的农村,这就是“城中村”。而海口市随着主城区的不断扩大,“城中村”也越来越多。如何管理这些经常与“混乱”、“隐患”等字样沾边的“城中村”,一度是海口政府官员十分头痛的问题。

  自1992年开始,海口市就试图以改造面积最大的城中村玉沙村为突破口,展开对旧城区拆迁改造的工作。但由于政策资金未落实和村民反对等种种原因,政府多次组织拆迁改造未果。2004年玉沙村的拆迁改造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承诺3年之内完成迁移、改造工作,但事实上直至2006年年初,玉沙村的迁移工作仍未进行。

  海口在城中村改造工程上的拖延招致了社会各界的批评。

  2006年海南“两会”召开期间,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以尽快改造“城中村”为主题的提案,敦促政府部门尽快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曾宪云在提案中指出,虽然这些“城中村”是海口迅速发展增容后的正常现象,但脏、乱、差严重,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海口市的统一规划和发展,影响了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秩序;也相应地影响了海口对外形象,影响了海口向国际化旅游城市迈进的步伐。因此解决“城中村”问题,对其进行规划与建设势在必行。盛海口市政府曾多次下决心并计划尽快改造,仅仅见诸报端的有关报导就有好多次,然而只见打雷,不见下雨,迟迟不见行动。

  曾宪云提出,既然政府已经决心要改造这些“城中村”,就应该尽快迁移,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如果再这样下去,最后的结果将会使“城中村”的改造、拆迁工作难度加大,特别是对于投资者,意味着他们将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政府也将背上更加沉重的拆迁、安置包袱。

  而来民间的声音也认为,由于“城中村”的居民素质相对较低,居住条件差,生存技能低,就业比较困难,直接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市民的生活质量。如何解决他们低水平的居住条件和就业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更为重要的是,“城中村”因为历史原因,一般占据着城市比较重要的商业地段,如果能够成功改造,在解决居住条件的同时,能够创造一些商业机会,更能提供优质的商业地段,为城市建设、解决就业提供基础。如果“城中村”改造能顺利、及时进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将非常好。

  或许正是这些批评的声音,促使海口市下定决心启动旧城改造工程,并于2007年和2008年顺利完成了玉沙村和海甸溪北岸东段两个“城中村”的拆迁安置工作,并成功地将两块土地以拍卖的方式推向了市场,其中玉沙村的成交价格在当时还创造下了“新地王”的名头。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