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亚抢建保护黎族原生态打柴舞,只剩3个传承人
三亚抢建保护黎族原生态打柴舞,只剩3个传承人
来源:     作者:吴耿    2009-03-09
  记者昨天从三亚市文体局群众艺术馆获悉,日前《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和《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均已编制完成。在已经确定的三亚市11个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黎族民间打柴舞》和《崖州民歌》已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余各项目正在向国家和海南省文化部门申报,争取成为省级和国家级重点保护项目。
  
  据了解,三亚从2004年开始着手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确认,登记、建档,并将按照先行试点和抢救濒危、全面展开、重点保护、补充完整和健全机制等三个阶段进行实施。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活动。
  
  由于打柴舞的原生态形式是依托三亚地区黎族民间丧葬活动而存在,该地区丧俗的变化,对民间打柴舞生存延续的空间影响极大。建国以来,经过历次运动的整改,该地区丧俗不断简化。绝大多数村寨已减去了跳打柴舞这一程式。到目前为止,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自古至今一直保留这一古俗。如果这一古俗在郎典村终止,黎族民间打柴舞的原生态形式即宣告消亡。因此,抢救和保护原生态黎族民间打柴舞迫在眉睫。
  
  据三亚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王昌华介绍,目前,打柴舞的传承人只剩下3人,而其中近70岁的老艺人黄家近则被国家确认为唯一传承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们将帮助黄家近建立传习所,传授这一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
  
  除打柴舞之外,还有传播较为广泛的崖州民歌也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保护项目,国家将针对项目制定相关的保护和传承发展计划。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