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孔明灯”在万宁升空
“孔明灯”在万宁升空
来源:     作者:吴耿    2009-03-09

  燃放孔明灯是民间一种传统的祭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8月17日晚,三只巨大的孔明灯在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龙山村顺利升空。其中一只命名为“空中一号”的孔明灯直径达18米,动用了864张规格为90×120厘米的白纸,其规模在海南省甚至全世界都属罕见。该村村民表示他们还打算制作一只更大规模的孔明灯申报基尼斯世界纪录。

  用一周时间制成巨无霸

  17日下午两点,记者在该村万宁市东澳镇龙山村小学的操场上看到,数十位村民正在对孔明灯做扫尾工作。现场村民卓尔波告诉记者:龙山村制作孔明灯的历史可追溯到久远的年代,现在其规模越做越大,远近闻名。晚上将放飞的“空中一号”孔明灯直径达18米,动用了864张规格为90×120厘米的白纸,数十位村民花了一周时间才制作完工。“空中一号”孔明灯连同另外两只比“空中一号”略小的孔明灯造价将近一万元,都是村民自筹资金制作的。

  记者目击孔明灯升空全过程

  17日下午2时,记者看到20多名村民从龙山小学教室中将已粘贴好的孔明灯罩抬到操场上。用竹条测算比较灯罩圆周的大小,并将测算好的竹条扎成一个圆圈,然后用铁丝呈对称状绑在圆竹条上,在竹圈内的铁丝上分别绑扎了几个蜘蛛状铁丝圈(用于放置升空时的燃料)。

  下午5时,“空中一号”孔明灯从学校的操场上搬移到村外的一块大草坪上,上百名村民将灯罩绑在竹圈上。另一部分村民将300多包卫生纸浸上柴油,然后一张一张撕开,并叠成一堆小山状的燃料。

  傍晚5时48分,村民燃响了第一轮鞭炮,此时,现场周围已围满了成千上万的群众,两盏太阳灯把现场照得亮如白昼。5时51分,10多名强壮的汉子在一栋房屋的3楼楼顶用三根长长的绳子绑在“空中一号”孔明灯的竹圈上,用力将孔明灯翻了个身,让灯口朝下。

  晚上8时,分别使用了288张和96张大白纸的两盏孔明灯先后点火升向空中,引来了围观者阵阵喝彩。鼓声、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晚上8时25分,“空中一号”被200多名村民抬到点火场,接着村民对其做最后的检查。这时上万名群众已齐集龙山村准备观看孔明灯的燃放。晚上9时许,一切准备就绪,村民点燃了干稻草,用稻草燃烧的气流将“空中一号”灯罩撑开,几名穿着红色运动服的年轻小伙同时将9堆置放在蜘蛛状铁圈上的浸满了柴油的卫生纸燃料点燃。

  在成千上万围观群众的欢呼声中巨无霸“空中一号”孔明灯冉冉升起。这时村民也点燃了地上的烟花、礼炮,灿烂的烟花与空中的孔明灯交相辉映,编织成一幅绚丽的图画。

  “空中一号”慢慢地飞上天空,越飞越高,村民的欢呼声也越来越响。

  我活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大灯

在17日晚龙山村观看孔明灯放飞现场,记者在人群中看到一位头发已经发白的老翁,老人名叫吴文俊,今年80岁。目睹“空中一号”胜利升空后,他笑得胡子发颤。老人感慨万千地对记者说:我都活这么大年纪了,我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么大的孔明灯,如今的龙山村村民真了不起呀!

在17日晚孔明灯放飞现场,从全省各地赶来观看的人群催生了这里的商机,一些精明的生意人在现场摆起了饮料食品摊,生意十分红火。一位姓吴的老板娘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今晚一个小时的生意等于我平时一天的生意,我巴不得天天放灯。”

  把海南的孔明灯技术推向世界

  17日晚成功地放飞“空中一号”巨无霸孔明灯,激发了龙山村村民的满腔豪情,现场的很多村民自信地对记者说,今年农历七月十五,我们还要做一只规模超过“空中一号”的孔明灯。龙山村一位在海口工作的干部当晚也赶回村里观看了“空中一号”成功升空。这位姓黄的干部对记者说,我们村里的孔明灯制作技术和规模已经遥遥领先,我听村民说,他们有能力制作一只使用上千张大白纸的孔明灯,去申报基尼斯世界纪录,还有牵头举办首届海南国际孔明灯节的设想,把海南的孔明灯制作技术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海南,了解万宁,了解龙山……

  相关知识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里面扎着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叫这种灯做孔明灯。

  孔明灯像一个一边开口的纸制大圆桶,直径可大至十多米。四周用竹做架,糊上棉纸,下面开口处用箩筐作底座。桶内四周捆上控制绳,用来把开始上升的孔明灯拉直。底座之上一十字木架,上面捆上沾有煤油的布条。

  人在底座点火时,燃着油布条,灯内充满受热的空气。热空气往上升,会把整个孔明灯徐徐升起,远看就像空中飘着的一个大火球。

  放孔明灯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用来传递讯息,有的说是用来占卜吉凶。

   现在多作为祈福之用,当灯徐徐升起,它将把你过去的一切不如意和污垢带走,把你写下的祝福和心愿实现。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