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老珍贵的黎族饰品
古老珍贵的黎族饰品
来源:     作者:吴耿    2009-03-09

黎族饰品种类丰富,古老而珍贵。史籍记载,“男椎髻在前,首缠红布,耳垂铜环。以蓝白二色之法琅、挂珠或铜钱为颈饰,间或有佩手钏者。”黎妇椎髻在后,首蒙青帕,均穿耳,戴铜圈,也喜戴银、铜、玉等材料做成的项圈、手钏、足钏。妇女饰品丰富多彩,分为首饰、颈饰、胸饰、腰饰、肢饰等五种。首饰有银针、银钗、银簪、银铃、耳环、骨簪等;颈饰有园形、扁形银项圈(也有用铜或铝制),白色或蓝色玉珠、玻璃珠串等;胸饰有银牌、银链、珠铃,包括镶耳圈的银元和铜钱等;腰饰有捆银链和挂小银铃等;肢饰有金(银)戒指,手脚银(铜)圈和玉镯等。黎族妇女的饰品,是黎族家族的珍贵财产之一。过去,全套妇女饰品要用三、四头牛才能换到。认为佩戴的饰品越多越重,越能显示其富贵华丽。

不同地区不同支系的黎族饰品,各有其风格和特点。罗活哈黎女子,自幼穿耳,戴银铜大耳环,每长一岁就多戴一个,往往把耳朵坠拉成长长的,平时把它覆盖在头顶上,好像戴帽子一样,还有戴银手镯、银戒指、银项圈的习惯。五指山周围杞黎妇女用银牌扣做衣饰,头缠织花纹头巾,颈戴彩色玻璃、玉石、珠串或银项圈,胸前挂有银饰品,手戴银、玉镯。昌江美孚黎头缠黑白相间的头巾,戴银质和铜质头簪,金银铜耳环。保亭赛黎戴悬挂着银牌锁形物的银或铝项圈,头上插银钗和银铃,胸前挂银珠铃,腰系银链,戴小金银铜耳环,手戴玉镯。白沙润黎的人形骨头簪古老而珍贵,它雕刻制做精细,图案多样,黑白对比鲜明,内涵丰富,备受黎族同胞的青睐。

人形骨头簪通体呈扁条状,长短、宽厚各不相同。最长为25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最短为18厘米,宽为2厘米,厚0.8厘米。其主体多为双人头像,也有单人头像的。整支头簪由顶部、中部、尾部三部分组成。顶部为高尖帽顶,中部为男子侧面头像,尾部没有一定的规范,多是刻制一些象征吉祥、美好的鱼、花、果等动植物以及民间常见的水波纹和横条纹、方形纹、三角纹等几何形图案。不同的花纹图案,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如人头像的高尖帽是权力的象征;鱼纹表示年年有余;花果纹表示五谷丰登;三角形表示欣欣向荣;水波纹表示风调雨顺。人形骨头簪各种花纹图案表现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头簪顶端往往还钻有几个小孔,有时穿上若干串银珠、银铃、银叶片和各种彩色丝穗等做装饰,有的则在中部系两根银链连接数串缀有绿玉珠的红缨穗等饰物。人形骨头簪一般用牛骨刻制而成,也有用其它兽骨刻制的。制做骨头簪由男子承担,其手艺世代相传。刻制骨头簪的工序复杂,雕刻好一支骨簪通常需要十几天连续操作才能完成。因此,骨头簪多是自制自用,也有用来赠送亲朋好友和当作商品交换其它物品的,如用它来换取耕牛、农具、衣物等。如今,能够制做人形骨头簪的黎族工匠已经屈指可数了,骨头簪已成为不可多得的黎族艺术精品。

黎族插戴人形骨头簪的习俗源于对祖先的崇拜。据传说,骨头簪上部头戴官帽的人头像是一位名叫“总管三”的部落头人,他英勇善战,为百姓排忧解难,是古时候黎族民间崇拜的一位首领,也是黎族族祖权力的象征。为了使子孙后代永不忘世代相传的族祖部落头人,民间老艺人就把总管三的偶像精刻在头簪上,以示对其时时膜拜和纪念。过去黎族(润黎支系)男子也留长发挽髻,以人头形骨簪为发饰,后来随着男子发型的改变,人头形骨簪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图案和细致的做工,逐渐成为深受黎族妇女喜爱的头饰品之一。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