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旅游』 [游记]一日飞花儋州城
『海南旅游』 [游记]一日飞花儋州城
来源:     作者:许甲猛    2009-03-12

  『海南旅游』 [游记]一日飞花儋州城

  作者:小鸭上架

  一日飞花儋州城

  闲来无事,自个出溲意:去儋州花钱。当然,我是个爱冲动的人,说走就走,背包一挎,汽车一坐,故土就远了,淡了。司机虽是个老头,也爱山喜水,两人臭味相投,一路扯七拉八,两个钟头,好象一支烟工夫,儋州就到了!

  【看展览】

  头站是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展览馆。文字满墙挂,PP扑眼乱。只好凭兴趣看看。因旁边有儋州的朋友作陪,狗样的面目还是要装装人样。印象中周公恩来的八字题词值钱得很呀——儋州立业,宝岛生根!看得眼睛贼亮,不知有没有机会偷出去换些大洋去消受世界,西西。其他什么什么,人老眼花心也花,看不清也记不了。

  似乎这里的首任院长应该是何康,接着是于光和黄宗道。黄,与咱同姓。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橡胶技术权威的招牌足以让一事无成的我挣回一脸光彩。似乎这里还出两个声名显赫的人,一个是国家扶贫办的吕飞杰,另一个是如雷贯耳的北大校长陈章良。当然我最关心的不是官员和名流,在北纬18—24度的地方,想,它以什么撑起当时整个海南岛嬴弱的身体。据说成就最大的就是培育出芒果、香蕉、甘蔗、椰子、四季龙眼、无核荔枝和众所皆知的橡胶优良品种。这些看家东东,才是这所占地167公顷学院和大学生存的关键。再瞧瞧日期:1954年挂牌呢,竟敢比我还古老,可惜莺歌燕舞的好景只有4年,却从繁华之广州一路颠簸到这里,估计不知让多少过惯了城市生活的学子恨得咬牙切齿呢。

  【海南热带植物园】

  去植物园简直就是让自己撕下虚伪面具。这会让自己阿娜多姿的身体扑向树宽厚的怀抱,想必是柔情万千吧。可惜,没有美女相伴,万千柔情也只是自欺欺人,呵呵。

  走进植物园,仿佛像做梦一样迷糊。这大地举起的绿色波涛,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布衣平民,只要在它的面前,永远是一样的情不自禁痴态毕露。如果你不看文字介绍,面对这无边的苍茫绿海,这里的每一棵树对你来说都是一个谜,一个神话或一首清幽的诗。

  其实,树与人般也是一特殊的群体。顺着幽静小径徜徉,树的形象便跃然心上。或凌空直上,或伏卧有态,或粗大挺拔,或苗条欣秀。或依依深情,或严肃诚然,或幽默谐诙,形态各具,气象迥异。

  路过一棵树,看见针形的叶子向四周努力得一片茂盛。朋友说,别看它长得不起眼,它可是不简单的树哩。忙问理由。朋友神秘兮兮地问:你有爱情与婚姻的不幸和烦恼么。我假猩猩地说,有又怎样,没有又怎样?朋友告诉我:这叫神秘果,只要摘一颗吃了,就会把任何酸味食物或饮料的味道变成显著的甜味,嘴里几个小时都会是甜味荡漾。我逗他,真能让我忘记爱情不幸和生活中苦辣的味道,多少钱我都要吃。朋友直叹气,你来得真不是时候,早已过了果期。况且它只对那些在红尘岁月里挣扎的男女有效。你满面喜光,缘分圆满,还是省省吧。真的吗?林海佐证,我曾是一个幸福的宠儿,我不需要一颗神秘果来延续未来的日子。真好。

  真不知道是上天的造化,还是缘分的原由,儋州就这样拥有了一片诗情画意的地方。它让我这样远道而来的浪人,终于有了安静的理由。在它的温柔面前,我还能叽喳什么。掩盖什么,埋怨什么。

  朋友说,偌大的园子,最适合三两好友携手漫步,听百鸟啾啾。我说,如果再年轻一些,我喜欢女友斜依在我并不宽厚的肩膀,相拥不离,坐看林间轻雾缭绕,斜阳西照,感受地老天荒。呵呵,此情此景,痴情又起,此乃文人一大通病,不可救也。

  的确,在中国热带,谁能疏忽了这里的树木葱郁这里的鸟语花香。据说这里共有150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各种珍奇植物荟萃一园,蔚为壮观。像果类芒果、榴莲、腰果等这里应有尽有。名贵树木如红木、桃花心木、柚木、檀香木、紫檀木、青梅、坡垒、铁力木等不胜枚举。油料植物有油棕、油山竹、油茶、马府油。药用植物更是种类繁多,抗癌植物如海南粗榧、美登木,也有众所周知的胖大海、印度马钱子、沉香等。其中最令人心惊肉跳的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之一见血封喉树,据说一旦液汁经伤口进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险。所以,对于这种无毒不丈夫的一树“独秀”,我只好远远地投以钦佩的目光,汗啊!

  也许此生天生是个情种,对与爱相关的东西总有着非同寻常的敏感。譬如两棵“情侣树”,一直让我莫名其妙的感动到今夜。朋友告诉我:植物园中的这两棵情侣树,有一个生态学上的特殊现象,它必须和诸如洋金凤等寄主植物种在一起,才能正常生长,人们便把这两种树称为情侣树或夫妻树。是的,站着的两棵树,就是两个相亲相爱的人,他们已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直到天崩地裂,海枯石烂的那一刻。连植物都晓得惜情若山重,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呢。我对鸭子说:痞子,封了你的笔吧,闭了你的嘴吧,爱情是你能大谈特谈得了的么!鸭子无言。直到埋头走出这片红尘未染的天地。

  【东坡书院】

  想像中的东坡书院,该是弟子三千,仰慕者众。即便每日不是游客云集,也不致于门前冷落鞍马稀吧。真去的时候,却大吃一惊,怎么也想不到冷清到那个地步。不见一个游人。

  那天,下午三点左右。穿过中和镇行人寥寥的街道,来到名声在外的书院。门前一片奇静。一株古木孤怜怜地站在大门旁,无语地注视着来者。进得大门,就是传说中的东坡醉读的“听雨轩”。左右两边的塘里,仍有亭亭荷花开得一片寂寞,只是不见流水潺潺,更乏蜂飞蝶舞的景致。站在这里,遥思一下东坡昔日枕荷闻香好雨潇潇伴读的情景。可硬是没找到合适的感觉,只好苦笑了之。

  再进,就是当年先生传授文化学术的大堂。有人说,地处天涯海角的海南的文化普及与推进,先生的启蒙和苦心功不可没。是的,先生文化的烛火,照亮了海南。先生的大名,更是现代海南文化的一个金字招牌。生活在北宋时代的先生,大概也没想到今天在海南人心中的分量吧。遗憾的是,没什么实物留下来丰富历史,更多的是后人的合理想象与添加。

  大堂里有两棵树,一棵是芒果,另一棵为凤凰。平添了几分肃穆。牌子上说,两树的年纪都在300岁左右了,均系先生亲手所植。三个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风风加雨雨,雨雨又风风,星移物换,草木交替,人面桃花,枯荣无情。当年离乡背井,颠沛流离的先生,会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如今,树仍在,人作古,如盖的绿荫,撑向高天流云,默默无言。

  两个小青年正在树上摘芒果吃。问他们东坡是那里人,说是不知道。再问东坡为什么来这里,还是摇头。不甘心再再追问读过东坡的诗词么,结果招来西西的笑。也许,在后人的心里,现在只是回味芒果的味道,先生的来龙去脉有何意义啊。不知东坡,这里还不是年年稻粟盈仓么。

  大堂右侧,有一眼水井,清泉荡漾。据说当年先生读书累了,便打水洗脸,顿觉心旷神怡,智及六合八荒。咱只是俗人,当然无法脱俗,也轻轻提上一桶水,洗去一路的风尘污垢。

  大堂左侧,是先生的铜像。在花丛簇拥中,先生就站在那里,严肃中透出师长的和蔼与宽厚,平实与温恭。小时候,对苏轼崇拜得不得了,读他的诗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文化名人的作品都要多。如今,站在先生面前,心仍然在砰砰地跳。先生创造出高远、清新的诗词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脸红心跳。先生笔力纵横,气势磅礴,豪壮清雄之作,千古流传不衰。他在词的题材、意境、体制等方面所进行的开拓和革新,堪为典范。印象最深之一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几十年后,人生中年的我,才终于有机会一睹先生的慈颜,聆听先生无言的教诲。双手合十,默默地向先生鞠躬。斜阳照着先生有点孤单的影子。想在先生面前说些什么,祈祷什么,结果,什么都没说,只好把之压在心底。一转身,急急穿过横廊,再不回首。

  暮色中的中和镇,仍是一片冷清。有几辆晚归的牛车,清脆的摇铃,许久许久在西部这块干旱而少雨的土地上响着。

  (2005/06/25)

  (全文完)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