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景秀丽 静美如诗的定安南丽湖
风景秀丽 静美如诗的定安南丽湖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李文婷    2009-12-21
 

  

  静美如诗

  时代进步往往赋予历史产物以新的理念。

  南丽湖,一个在大跃进年代,在"敢教日月换新天"精神鼓舞下,为了兴修水利,灌溉农田,万人大会战建成的南扶水库,今天已经成为琼北旅游圈的一个品牌。这个琼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不仅改变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格局,还使此地生态环境品质得以大大提升。

  在琼北腹地,在平原、台地向丘陵山地过渡的地带,在旅游资源本来相对贫乏的地区,南丽湖以其独特和神奇,与周边的山、海、河、雨林遥相呼应,构成了琼北地区一抹亮色。

  她滋养着4000多居民,灌溉着8万亩土地,吸引了众多开发商、游客和奇人异士前来开发游览定居。

  许多年中,在中国人衣食无着,还在为填饱肚子而艰辛奋斗的时候,南丽湖的美是很难被发现和享用的。今天,她的美丽纱幔正逐渐被打开,她的美貌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世事的变迁折射出巨大的时代进步。

  我们在探寻南丽湖的历史足印时,不能不惊叹,美的创造常常蕴含于不经意间。

  南丽湖与日月潭

  台湾有个日月潭,海南有个南丽湖。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古人这篇美文有如为海南南丽湖和台湾日月潭量身而作。

  日月潭,中国十大名胜之一。昔称“水沙连”,因潭景雾薄如沙,水波涟涟而得名,后因湖为光华岛所隔,南形如月弧,北形如日轮,乃改名日月潭。日月潭位于台湾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四周群峦叠翠,海拔高748米,湖面面积9平方公里,潭面景象万千,是台湾省地处内陆县的天然湖泊。

  南丽湖,海南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原名“南扶水库”,位于海口旅游圈南部东线高速公路沿线上,地处定安县中部的龙门、雷鸣两镇和南海农场三地交汇处。湖区岛屿纵横,湖湾环绕,曲径迷离,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海南省地处内陆县的人工淡水湖。

  因两处湖泊分别在中国两座宝岛上处于同样区域位置,并有着近似的自然条件, 2001年,南丽湖与日月潭结为“姐妹湖”。南丽湖大日月潭3平方公里,故为姐,日月潭则为妹。

  日月潭和南丽湖的结好,不仅代表祖国两省风景名胜的结好,更昭示了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南丽湖北距海口美兰机场58公里,东去清澜港48公里,西距洋浦港113公里,南离三亚凤凰机场222公里。湖面面积12平方公里,湖区面积2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面积约46平方公里。1988年,南丽湖被海南省政府列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今年,南丽湖被列入省级旅游生态示范区。

  南丽湖还是海南岛70多个大小人工湖泊中被列为一等风景旅游点的两大湖泊之一。

  南丽湖风景名胜区内现有18个自然村,人口4021人,其中国营南海农场人口3027人,人口密度87.4人/平方公里。

  风景区内仅有一个茶叶加工厂,年产茶叶20万公斤,年产值720余万元,除该厂外,区内再无其它工业企业。

  南丽湖的发展一直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及定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1988年、1992年,南丽湖分别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十大重点旅游开发区。1991年,南丽湖总体规划出台,依照“全面规划、分期开发、分批建设、建成一处、收益一处”的原则,南丽湖开始进行合理有序地开发。2002年,南丽湖被列入省级旅游生态示范区后,该地区实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走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

  南丽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及优质的投资跟踪服务,赢得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他们纷至沓来,在南丽湖畔建成台健高尔夫球场、鸿扬钓鱼台宾馆、华星丽湖水庄、万昌隆百果观光园、海格庄园、居丁黑熊园。还有一批投资商日夜兼程地兴建着4个重大旅游项目:正圆南丽湖岸芷汀兰度假群岛、华昌豪景湾大酒店、新阳丽波庄园、南丽湖国家水上训练基地。

  经过7年的开发,一个以南丽湖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县多元化全方位的旅游发展格局已初具雏形。湖滨休闲度假、湖上观光、湖区野外生存、高尔夫球运动、会议旅游、驼鸟黑熊飞禽等珍稀动物观赏、横渡南丽湖游泳大赛、省级垂钓大赛等特色旅游产品,相继推出。

  游人于此,或休闲垂钓,或挥杆健身,好不惬意。

  昔日奉献今日奇观

  海南的湖泊多为人工湖。有关数据显示,海南约有大、中、小型水库和水塘2448个,定安南丽湖便是最早开发成休闲度假胜地的湖泊。

  南丽湖怀抱大小岛屿16座,如弯月、似清眉、像螺壳,各具特色,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半岛纵横间,湖湾环绕,大小70余个,湖岸绵延138公里。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南丽湖湖湾与小岛岸水相拥,曲径迷离,水光潋滟。在湖滨密林、胶园和茶园的掩映下,恰似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南丽湖,总库容9162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2米,最深处达23米。

  南丽湖的秀丽,仿佛天造地设一般。但却少有人知,这个美丽的所在是勤劳的海南人民一锄一铲地由小到大拓掘而来。

  当年,红旗飘飘,万人拦湖奋战。

  这样的场景只有五十多岁的人才会有记忆。

  南丽湖原名“南扶水库”,1959年动工兴建。

  在当年兴修水利、万人上阵的同时,一批原居居民无私地迁离家园。他们用肩挑、用小车推,将不多的家当运到远离库区的地方,一砖一瓦再筑小巢。他们所获的补偿只有每人24斤大米和每户150元钱。

  “小局服从大局。”居住在龙门镇“南扶街”76岁的胡育元,反复强调着这句话。这位 1954年入党的老党员和现在“南扶街”上近 20户130多位胡姓居民,都是当年从南扶水库中心区“南扶村”搬迁过来的。

  今龙门镇的副镇长胡俊业说,当年母亲用箩筐把他从“南扶村”挑到这里。

  1959年3月的一天,天降大雨,洪水突发,“南扶村”的村民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就被迫提前撤离家园。与“南扶村”一样先后搬走的共18个村庄,3600多人。

  敬老爱幼、尊崇祖上的“南扶村”居民,来不及将祖坟和祠堂迁出,无数胡姓先人便长眠于碧波万顷的南丽湖底。每年祭祖日,当年“南扶村”村民会来到南丽湖畔,燃香焚纸,供奉三牲,向湖水叩拜。村民们说,早些年他们还可以看到村中竹林的叶尖露在水面上。据此推断,当年的“南扶村”已落到10米深的水下。

  胡育元说,当年因“南扶村”距离大坝最近,又因该村的人搬迁风格最高,损失最大,才将水库命名为“南扶水库”。

  尽管此种说法有待考证,但“南扶村”居民“小局服从大局”的高尚品格,让他们自己感到骄傲的同时,也让后来人为之动容。

  当年的“南扶村”人迁离原址后,搬到现龙门镇200多米长的“南扶街”上,入户国营南海农场,后来,又迁回县热作农场。村民由农民转为工人,吃上国家供给固定口粮。胡俊业副镇长的母亲如今每月领取42元退休金。从南海农场副场长职位上退下来的胡育元每月也领取80块左右的退休金。

  1965年,“南扶水库”基本完工。1978年,南扶水库进行扩建,设计灌溉面积8万亩,其中:水田5万亩,坡地3万亩。由于工程运行年久,渠道硬化防渗率低,干、支渠总长187.7公里,其中防渗长度仅有22.7公里。配套建筑物不完善严重地影响了渠道正常流量的发挥,现在仅实现灌溉水田2.8万亩,坡地1.6万亩。

  南丽湖建成后,每年放水灌溉4-5次,每次灌溉时间约1个月,主要灌溉南丽湖风景区以北的农田,这些农田大部分属雷鸣镇。全年累计灌溉时间4个月,一般每年1月底开始,至当年5、6月份结束。

  美丽的南丽湖,当年的“南扶水库”,在滋养周边居民,浇灌广袤农田的同时,还岁岁年年牵绕着搬离村民的故土情怀。76岁的胡育元说,他连在梦中,都经常回到故乡的“南扶溪”抓鱼玩耍。

  拦湖拦出生物多样性

  当初,一个朴素的为解决周边地区灌溉问题而修建人工湖的想法,不仅扭转了定安县的经济格局,还使南丽湖周边地区生态品质大大提升。

  40多年前,今南丽湖地区所在的雷鸣、居丁、定安、仙沟、龙州五个乡镇,还属沙壤土地带,土质肥力差,贫瘠之貌随处呈现。当时,3条小溪流担负着这个地区的农灌和饮用水功能。

  村民们辛劳地种植着水稻、番薯、木薯、花生和甘蔗等仅有的几种农作物,饲养的牲畜也只有少许猪和牛。

  南扶水库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增加了这一地区的灌溉能力。随着省政府提出的农业结构大调整的策略,部分水田坡地改种反季节瓜菜,部分坡地还改种高效热带水果,荔枝、龙眼、珍珠石榴、马来西亚杨桃等,热带高效农业在南扶水库的支撑下,发挥出巨大效能,土地的增值能力大幅提高。

  南丽湖地区生态环境随着植物的改变得到不断改善。

  有调查显示,南丽湖地区现存有野生动物哺乳纲动物11种,鸟纲40余种,两栖纲2种、爬行纲9种,鱼纲17种,总计5纲79种。

  湖区内野生动物优势种有白鹭、灰鹤、野鸭、家燕、翠鸟、灰嘴鸽、鹊鸲、麻雀、黄胸柳莺、棕背伯劳、黑卷尾(剪刀雁)、壁虎、泥鳅、白鲢、鲩鱼、鲤鱼等共计22种。优势种占尚存种的27.85%。

  如今,南丽湖周边及湖中诸岛植被茂密,气候温和,地形起伏,地面水系发达。渔翔浅底,鸟翱蓝天,绿染湖滨的山色美景堪与杭州西湖和台湾日月潭比美,海岛风情与田园景致尽集于此。

  南丽湖上白鹭,飞如白雪,栖如梨花。白鹭,喜温暖气候、水和密林,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要求极其严格的鸟类。此鸟原为候鸟,因南丽湖极优的生态环境,候鸟在此筑巢繁衍,成为留鸟。

  如今的南丽湖区域亦属琼东湿润的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22.5℃,年均日照时数1880.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940毫米。区内湖滨地貌为低丘台地,土层较厚,有机质丰富。

  湖区水源充足,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丰富,含氧量高。湖区四周长有近3万亩胶林茶园,还有椰子、荔枝、龙眼、石榴、芒果、菠萝、火龙果等多种热带水果的热带果园点缀,绿水青山间,田园风光充满热带情调。

  南丽湖广阔的湖面养殖了罗非鱼、福寿鱼、淡水龙虾等。广为分布的草地发展着以养鹿、黑熊、鸵鸟为主的珍稀动物饲养业。这些具有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鲜味珍禽和佳果佳茗。(赵红、徐吉撰稿)

  规划

  在海南的滨海旅游经历高潮期之后,南丽湖的滨湖资源重新唤起了人们的兴趣。在新的形势下,总体规划中对南丽湖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

  “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

  从“单一型”风景名胜区规划转变为“复合型”风景名胜区规划,充分研究游客的旅游行为心理特征,挖掘南丽湖与海南其它景区的“差异性”,安排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设施,使南丽湖从一个单纯的游览观光过渡到一个较为全面的、能够满足各类群体需求的风景旅游区。

  同时,布局结构上要综合各种因素重新进行研究论证,在开发模式上从上一版总规围绕已出让的用地而进行的“分散式”的开发模式转变成为对环境和景区建设都更为有利的“集中式”布局模式。从而在对整个南丽湖地区的功能分区上,便于进行动区与静区的分离,游憩区与度假区的结合等规划安排。

  面对目前南丽湖地区整体的景观衰败、吸引力不足等问题,规划相应的手段措施,包括保护和控制潜在可开发的土地资源、控制新区的开发、进行衰落地段的整治和总体环境改善等方面;面对南丽湖目前整体的绿化环境质量不高的特点,规划对生态环境进行改良,包括生态复育,原生态植物引入等工作,使南丽湖的环境得到新的定义。

  保存及复育一个富有自然韵味及田园野趣的水库风景名胜区

  提供一个超大型的野外活动场所,提倡环保及生态旅游

  发展一个国际级的湖滨度假胜地,提供多样化的度假娱乐设施

  发展一个结合湖体、水岸及山林的国际型健康社区,促进身心平衡发展

  一心、一湖、三环、五区

  规划布局是以湖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形成内环、中环、外环三层空间,并以湖面为中心划为五个功能区。本区的规划布局可概括为“一心、一湖、三环、五区”。

  一心

  以观光小镇为中心结合餐饮、娱乐、酒店、康体设施的旅游中心区。

  一湖

  一湖即是指南丽湖的主体湖面,是全区的灵魂。南丽湖主体湖面,是整个风景区的景观核心,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游戏游赏交融并汇,是南丽湖风景区未来发展建设的重点。湖面分动区和静区,动区可进行多种水上游赏项目开发和建设,如游艇竞技、水上休闲中心等。静区则主要进行淡水鱼养殖及保育,为南丽湖风景名胜区提供特色土产,如:总统鱼。

  功能定位:水上娱乐休闲中心、度假休闲区、野外活动、提供特色土产。

  景观特点:南丽湖水域开阔、水质清秀,夕阳斜照水如镜面;远见青山,群岛如翡翠般点缀其中,风景旖旎,是风景区核心区域。

  三环

  三环分外环、中环、内环。外环外围有至少100米的生态保护带,当中包括部分郊野游乐型景点。中环主要是直接与度假观光有关的康体疗养型、游乐型景点和别墅型度假用地。内环大部份为一级景区的湖岸线、湖面。

  外环作为保护带确保进入景区的游客先经过绿色廊道再进入旅游设施较为集中的中环区,在维持了景区的田园气氛的同时也在景区的最外围形成保护圈避色外部的开发无限制蔓延到本区。

  中环实际只围合了湖区北面相对较小的范围,主要是集中了度假、观光、休闲及康体设施,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既有的开发项目(如酒店等)。中环的开发需严格控制在外环与内环之间以免过度开发破坏了本区的景观特色。

  内环则以湖岸线至少50米的隔离带围合一级景区而成,隔离带确保了湖岸的完整性及公共性并且对湖体的保护起到正面的作用。

  五区

  “五区”———即结合不同功能布局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综合服务片区,分别为:高尔夫度假社区、旅游服务区、康体疗养区、郊野游乐区、保护区。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