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在的西式掩不住传统魅力
外在的西式掩不住传统魅力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李文婷    2009-12-29

  

  邻居阿婆讲述老宅故事。

  

  海口市灵山镇福同村建于一九一一年初的老宅,是进步人士钟锦泉先生故居。

  

  钟家老宅屋顶上的雕花。

  

  钟家老宅天主堂门楣。

  

  钟家老宅梁头下雕刻精美的彩绘。

  

  建于1911年初的钟家老宅,历经百年沧桑。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 耿 图海南日报记者 陈德雄 李英挺

  东距海口市区16公里的灵山镇福同村,有一座建于1911年初的老宅,是民国进步人士钟锦泉(1867-1960)先生的故居。

  11月10日,海南日报记者邀上海南大学社科中心研究员阎根齐,一起到钟家老宅走了一趟。走进院落,一座两层高的小洋楼迎面而来;看遍房屋,发现所有的窗户都有百叶窗式的实木窗页;院落右侧,还有一座废弃了的天主教堂。

  1867年,钟锦泉生于福同村,1888年随父钟实卿到越南谋生,1907年至1908年间结识孙中山,他积极发动华侨筹款,购买军火,运回国内支持革命。1911年春,钟锦泉寄钱回家,让族人修建了这座宅院,但他一直没有回来。1960年,钟锦泉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93岁。

  布局规整 错落有致

  钟氏族人告诉记者:1911年春,钟锦泉寄钱回家,让族人修建了这座宅院,但他一直没有回来。1960年,钟锦泉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93岁。越南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想必钟锦泉从信仰到建筑都受法国文化的影响,当年应该对房子的外观和教堂的设置提出了要求,尽管他少小离家,老大未回。

  钟家老宅大体上坐北朝南,房屋分前堂、中堂和后寝三进,高大、宽敞而明亮,气势不凡;东西两侧是两排廊庑,直达种有很多香蕉和番石榴、1亩见方的后院,不过后院地上杂草丛生,两边的廊庑已显得摇摇欲坠。于是,前庭加上后院,以及前堂、中堂和后寝之间的两个四合院,这座钟家老宅总共有4个院子,显得十分规整和大气。

  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从前面往后面望去,钟家老宅后寝的大门没有与中堂的对齐,而是往左偏移一些,不像文昌会文镇十八行村的房子那样,所有的大门都在同一中轴线上,能够一望到底。

  “这是有意的错位,严谨中又有变化,寓意‘错落有致’,也是一种布局风格,在我国内地比较常见,也能给人以独特的美感。”阎根齐解释道。

  “抬梁+穿斗”式木构体系

  在中堂和后寝,内部的山墙全是实木材质,阎根齐眼睛一亮,对记者说:“它们的梁架结构为北方常见的抬梁式和南方较多的穿斗式的结合,这在海南是非常少见的;而且,檩子的截面除了脊檩(主梁)为六角形外,其余的都是方形,这在海南也是罕见的,比较多见的是圆木。”

  原来,中国古建筑中有3种常见的木构体系,分别是“抬梁式”、“穿斗式”和“抬梁+穿斗式”。阎根齐现场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抬梁式”木构体系,横向承重,主要分布在北方黄河流域,常见于官署衙门,特点是用材厚重,木料粗大,雕刻规整,等级森严,彰显出其政治和文化的正统性;“穿斗式”木构体系属于江南建筑风格,纵向承重,用材较细,但数量多,雕刻精致。

  钟家老宅的木构体系介于二者之间,属于“抬梁+穿斗式”的木构体系,与之相同的,是府城的丘濬故居。

  木雕彩绘 寓意深远

  钟家老宅也非常注重艺术的修饰,这主要体现在木雕、彩绘和泥塑的运用上。

  泥塑在前庭的两处照壁上,尚有遗迹,只是由于风雨侵蚀和人为毁坏,已显得模糊难辨。保存得最完整的是在小洋楼的第二层,在山墙内侧的两边墙楣上,在脊檩之下,各有一只浮雕的蝙蝠,张开巨大的翅膀,栩栩如生,嘴里叼着一个彩绘的大花篮,寓意“福从天降”,两侧还有花草和鸳鸯、喜鹊。但两边墙楣上的蝙蝠也好,花草和鸟类也罢,并非完全一样,而是同中有异,形态、颜色和画面,都各有千秋。

  木雕集中在门楣、隔断等位置,以抽象的梅花纹为主,虽是简约,却不失大方。福同村的村民告诉记者,原先是有许多形象而又逼真的木雕的,有鱼,有虾,还有蟹,“文革”期间被毁坏得差不多了,只有前堂山墙墙楣的最高处,顶托着脊檩的那两个“花篮”较为完好。

  站在前堂大厅,仰望两侧山墙,果然看见两个精雕细琢的“花篮”,实木浮雕,里面还装满了“牡丹”和“菊花”,底下还有两条泥塑和彩色“草龙”将它托起。

  在钟家老宅,最引人注目的是彩绘的装饰画面,在大门墙楣的卷册、门楣上方隔断的两侧、前堂的山墙和次间内侧墙楣,随处可见。画面最丰富的彩绘在前堂山墙墙楣,有人物、花草,有松柏、耕牛,有雄鸡、喜鹊,有松鼠、鹰隼,有亭子、廊桥,不一而足。

  阎根齐概括这些景物的深刻内涵,“主要反映了“樵渔耕读”和“亭台楼阁”两个主题,可见主人的高尚追求和美好向往。”

  乍一看民国进步人士钟锦泉的故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座西式的建筑,然而,细细品读,从房屋的整体布局、木构体系,抑或木雕和彩绘来看,钟家老宅本质上还是中国式建筑,散发出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与馨香。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