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音唤起乡情 海南话歌曲热络宝岛
乡音唤起乡情 海南话歌曲热络宝岛
来源:     作者:吴耿    2009-03-09

  “阿爸啊,阿婆来,鸡仔吱吱不上宰,肉在市,鱼在海,醋瓜带藤是人的……”

  听到这首海南话加普通话歌曲《阿婆来》的琼北一带的海南人,肯定会有一种异常亲切的感觉。这是一首流行于网上的海南话歌曲之一,近几年来,从网络上、在大街小巷中,人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翻唱或原创的海南话歌曲。自从省委宣传部2年多以前启动“颂海南”工程以来,海南的本土音乐创作和传唱有了原动力,本土音乐开始在海南岛渐渐热络了起来,海南话歌曲这种方言音乐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方言音乐渐成时尚

  海南话歌曲的兴起并非一朝一夕,早在磁带流行的时代,梁丹青、冯磊演唱的海南话歌曲已被不少海南人所熟知,并在街头巷尾传唱。梁丹青的《父母的叮嘱》、《海南,我可爱的家乡》,冯磊的《三姐》、《老家海南》等,都是那时海南话歌曲的经典。这两位海南话歌曲的原创者兼演唱者每有新歌一出,都迅速拥有了一批歌迷,可惜先后由这两人刮起的流行风只有一阵,便渐渐地平息,之后是很长时间的沉寂。

  是网络,为海南话歌曲的发展重新注入了活力。2005年年初,一位网名为“惨叫的乌鸦”的海南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他根据《老鼠爱大米》改编翻唱的歌曲——老鼠爱大米海南话——打奖版,演唱者运用海南特有的俚语,将最本色的生活溶入了歌曲当中,将歌曲演绎得诙谐逗趣,让听者倍感亲切,忍俊不禁。这首网络歌曲的火爆,唱响了海南话翻唱歌曲的序幕。此后,同类作品便如雨后春笋般在网上涌现,带起了海南话原创及翻唱的网络流行风潮。诸如金安仔、流星阿文、六弦老猫、合法抢劫、红树林de落叶、黑仔等有志于创作海南话音乐的有才华的年青人,很快就出现在网上,海南话歌曲也呈现出各种风格齐放的局面。

  据了解,在收集海南话原创或翻唱歌曲的平台中,南海网的“海南本土音乐第一站”是最大的,许多网友在上传或者下载歌曲时都会将这里做为第一选择。记者在网上看到,海南本土音乐第一站这个下载平台总共收录了140多首海南话歌曲的视听与下载服务,并且歌曲的数量还呈频繁更新的状态。这些海南话歌曲的下载量,少则有几百,多的甚至上万。比如《小仔屎》、《单身老人》、《月娘照溪水》等歌曲,受到了网友们的热捧。

  流行总是与时尚挂钩的。将海南话歌曲下载为自己的手机铃声,或者选择海南话歌曲作为手机的彩铃也已经成为时下海南青年的时尚之一,在逛街的时候记者就听过好几回。记者从南海网的工作人员处得知,目前中国联通已与南海网接洽,拟将海南本土音乐第一站内一些人气较高的海南话歌曲做为彩铃推出。

  乡音唤起乡情

  在创作海南话歌曲时,许多创作者都着重表现了海南的本土文化。比如《十年》之海南文昌话——“农民发迹版”歌颂了海南农民勤劳致富的历程;“海南话翻唱:两只蝴蝶——海南台风版”则再现了达维台风来袭给海南造成的严重破坏,唱出了受灾民众的心声;《恼人的鞋扎》以形象的比喻,唱出海南人自强自尊的精神风貌。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众多的海南话歌曲原创者中,金安仔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真名叫徐开飞的金安仔出生在海南澄迈县的金安农场,因此,他在给自己取网名时就叫金安仔。后来他干脆将金安仔改成了他的艺名,以怀念养大他的澄迈县金安农场那一方水土。金安仔的原创海南话歌曲之路开始于他在外求学之时。也许是远离故乡产生的那种思念之情,金安仔创作的每首海南话歌曲都是关于海南的风光、市井生活、乡村风情、爱情……真正在海南生活过的人,在他海南风情画似的歌词里,总能感受到海南的普通生活与情感。

  金安仔的感言“好听不过母语”也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比如网名为“家在福山”的网友就感叹道:也只有到外地后才能深刻的体会出这种感受。正是由于这种归属感和亲密感,吸引了一大批的海南话歌曲爱好者。记者在几个有收录海南话歌曲的网站和一些专门创作海南话歌曲的网友的博客上的回帖中看到,不但是国内的海南籍人,甚至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些海外琼籍乡亲也对海南话歌曲钟爱不已。用熟悉的乡音演唱的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