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旅游岛催化海南宅基地确权提速
随着国际旅游岛的获批,海南省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工作,骤然提速。
本报记者1月11日从海南省国土厅了解到,按照该省定下的工作计划,目前已基本完成2009年农村宅基地的工作计划。
本报了解到,海南计划用三年时间,即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完成宅基地的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
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除了可以进一步清理闲置用地,也将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从而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地籍处处长孙善芳对本报分析。
而最近,《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00六-二0二0年)》获国务院批准实施,更是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
破解宅基地闲置困境
由于历史原因,海南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起步较晚。截至2008年底即海南宅基地确权的起步时间全省已确权登记的仅5万多户,不到应发证数的5%,远远低于73%的全国平均水平。
按照海南省国土厅的统计,海南全省共有农村居民点1.89万个,涉及农村居民人口512.07万人,约110万户。
2009年1月,海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作任务:一是完成全省总面积约181万亩的农村居民点的地籍调查工作,二是完成全省农村宅基地的登记发证工作,三是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体制机制。
按照上述通知,海南对这3年列出了时间表。其中,2008年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启动这项工作;2009年和2010年,分别完成整个工作量的40%;2011年,完成整个工作量的20%,并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体制,完成农村土地产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海南省国土厅人士告诉本报,对于2009年的指标,后来因为财力不够的问题而调整的计划,将2009年的指标调整30%。而2010年的确权指标还是40%,2011年则调整为30%。
从目前来看,我们基本完成了2009年的工作量。该人士对本报说。
按照海南国土厅的调查了解到,该省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比如,宅基地管理工作薄弱,农村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非法买卖和乱占乱建等现象十分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破坏耕地比较突出。
而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的开展,将全面查清每户宅基地的来源、位置、界线、面积和建设状况,将农户对宅基地的取得、占有、使用与处分等行为全部纳入法律轨道。
工作完成后,将显著地改变这种局面。
海南省国土厅办公室人士对本报说。
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
虽然海南的宅基地确权始于2006年,但直至2008年才算正式加速起步。
2008年我们向省政府提交了农村宅基地确权的请示,并获得了省政府的批示,随即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和技术细则,并举办了培训班。由此推动了我们宅基地的确权工作。上述国土厅办公室人士对本报介绍。(21世纪经济报道叶石界)
海南房地产再吹18年前泡沫?
国务院近日公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定为: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海南再次成为中国资本追逐的热土,国际旅游岛概念的利好正在助推海南岛成为资本蝗虫争相奔涌的洼地,房地产更是在这轮资本盛宴中,独占鳌头。知名的开发企业早已经提前布局,非官方数据表明,目前至少有超过4700亿元的资金流动到海南大肆圈地。涌入资金竟然是1992年的十倍,这么多资本蝗虫的涌入,会不会又让18年前的惨淡局面再度上演呢?
18年前,海南是中国最为典型的烂尾楼之岛,整个海南岛遍地都是烂尾楼,可谓凄凄惨惨戚戚。18年后,海南的房地产是否还会延续上世纪的悲剧呢?
炒高土地价格后果严重
建设国际旅游岛并不是建成国际居住岛,从现在我们看到的官方数据,1992年海南房地产热潮时,官方认可的资金是400亿元,目前涌至海南的房地产资金超过那次的10倍,而且都是实力强大的大集团。且在海南的购房者都是来自岛外的投资者,特别是来自北方的投资者。“国际旅游岛能否做好的焦点就在于房地产业能不能稳定持续的发展。”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新一轮泡沫的话,国际旅游岛就要大打折扣,甚至是失败的格局。”一个完全依靠房地产来崛起的海岛经济,必将会被不断上升的高房价所捅破,最后将再现上世纪90年代的惨景。
国务院出台政策的初衷并不是鼓励大量发展房地产居住项目,而无止境地大量盖住宅,海南地方政府如果一味追求土地财政,而没有严守规划,一次性地把土地价格炒得飞高,追求眼球利益,后果将极为严重。
如何避免泡沫应当深思
海南的房地产市场也是与中国整个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的,中国整个房地产市场现在都笼罩在政策乌云压顶的恐慌境地,海南房地产市场能不能豁免呢?要知道,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就是从政策调控开始的。这些问题只能留给未来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第二轮泡沫泛起,海南房地产也会受到宏观政策“照顾”。
迪拜债务危机就是先例,迪拜大量向全世界借贷开发各类奢侈的房产项目和大型房地产项目,建立在沙漠上的房地产终于抵不住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如果海南不是有理性地持续开发,迪拜的今天就是海南的明天。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迪拜就死翘翘了,迪拜还有可能咸鱼翻身,然而,迪拜泡沫破裂的确也伤筋动骨。海南如何避免泡沫,投资者和管理层应当深思。(经济参考报)
“国际旅游岛”考验海南建设能力
1月6日,海南三亚著名的天涯海角景区内竖起广告牌,庆祝海南获批建设国际旅游岛。中国国务院4日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日,国内网站最热的名词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百度搜索瞬间跳出五万条相关信息。在海南,三亚、海口等地的政府机关、高校接连举行誓师仪式,要为国际旅游岛建功立业。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被称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第二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海南如何将美好蓝图逐步变为现实。这是海南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国际旅游岛的定位目标很高,但是,海南现状与建设目标落差很大。
中央将国际旅游岛战略定位为“两区一平台三地”: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南海综合开发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廖逊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二十一年的发展,海南经济特区与兄弟省份、发达省份相比,开始接近,但与国际相比,相差的距离就太远了。对照《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他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许多领域尚没有制度,尤其服务软环境差距甚大。
中央赋予海南的多项政策具有首创性,如试点离岸金融业务、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探索服务于旅游娱乐的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国际赛事即开彩票等,海南能否把握好机遇,会干事、干成事?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坦言,海南需要强化政策执行力。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面临着多种错综复杂关系的再协调,如短期建设和长期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开发,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参与分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外旅游业成功模式的借鉴和创新、本土文化的传承发扬,等等。
上述关系的协调,是多方利益的博弈平衡,需要进一步改革。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均已发生重大变化,海南的发展环境“危”“机”并存。能否驾驭复杂局面,考验着海南的智慧。
海南过去曾经历房地产泡沫、金融信用危机的沉重教训,在新一轮开发热潮下,面对蜂拥而至的海内外巨资,海南能否自持自醒,不致导致又一个泡沫?
事实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先亟待改变的是旅游形象。
海南省长罗保铭日前面对海内外媒体坦承,整治海南旅游大环境是当务之急。四年多前,时任省长的卫留成亲自挂帅,向“黑社”、“黑导”、“黑车”、“黑店”等旅游“四黑”宣战,虽有很大改观,但时至今日,一些问题仍困扰海南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海南治理顽疾除了实干、坚持,还需有力的制度支持。
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各项制度待立。海南作为经济特区可举“先行先试”之旗,社会各界达成共识,才能行之有效。
另外,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海南可以突破常规,少喊口号不图虚名警惕浮躁,多一些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风习。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