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岸雅都:建造一河两岸,打造十里滨海长廊
河岸雅都:建造一河两岸,打造十里滨海长廊
来源:河岸雅都     作者:许甲猛    2010-01-19

海口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打造热带海岛、绿色温馨中心城市”的目标,把旧城区和城中村的改造作为“十一五”期间“八大工程”之一的“品质海口”工程。其中率先启动的就是地处黄金地段、备受各界关注的海甸溪和玉沙村改造,两项目也已列为海南省和海口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点项目。建设品质海口,“旧貌换新颜”的改造运动已经拉开序幕。 

  (一)政策支持,纳入规划

  海口市城市面积为2304.84平方公里,人口160万。其中,海口旧城区和城中村有100多个。部分杂乱无章的旧城区与海口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极不相适应,损害了海口城市的形象,也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海口下一步的城市发展。针对现状,陈辞市长在解读海口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品质海口工程”的描述时强调,加快推进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十分及时和必要。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领导对此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为加快海口市“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海口市委、市政府将13个旧改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范围;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海口市旧城改造工作,陈辞市长亲自挂帅市政府旧城区及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充分显示了市政府旧城改造的坚定决心。

  为加速推进和规范旧城改造项目的开发建设,市政府确定了“统一规划、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有序开发”的模式,先后制定出台了《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的决定》、《海口市政府旧城改造安置拆迁补偿指导性意见》两大旧城改造政策,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让利平衡”的旧城改造十六字方针,采取“一级土地整理开发与二级房产综合开发分离”的运作模式,在“零收益”等系列优惠政策的原则下,逐步启动部分旧城区的改造工程。

  (二)社会参与、银行协力

  在2006年初启动的旧改项目中,玉沙村改造、海甸溪北岸改造、长堤路改造列入“十一五”期间八大工程之一的“品质海口工程”重点项目,其中,玉沙村改造、海甸溪北岸改造还被列为省“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2006年2月8日-17日,市政府先后将这三大旧改项目委托海口市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开发业主单位,组建以城发公司为核心的城建集团作为旧城改造专业平台,实施旧城区的改造。

  对于先期启动的海甸溪旧城改造,能否提供用于安置及临时周转的房源,是旧城改造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为此,海口市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运用BT融资方式(即建设——转让),成功向社会融资1.1亿资金,进行财银小区安置房和沿江五路安置区的建设。在2006年6月举行的“珠洽会”上,海口市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引进深圳鸿洲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9亿元,参与海甸溪北岸东段522亩旧城改造项目。

  7月31日,海口市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行,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未来5年内,中行海南省分行将对海口市玉沙村改造、海甸溪北岸改造、长堤路改造三大旧改项目提供高达100亿元的融资和授信支持。

  (三)起步扎实,开局良好

  业主确立。2006年2月8日—17日,海口市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先后获市政府委托成为玉沙村改造项目、海甸溪北岸改造项目、长堤路改造项目业主。

  规划方案初步通过。海甸北控规已通过市规划局评审,当前已报市政府;玉沙村南区启动方案、长堤路实施方案已上报政府,正在审定中。

  两大政策出台。2006年5月12日,《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的决定》出台;11月下旬《海口市旧城改造拆迁安置补偿指导意见》已获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

  招商初见成效。2006年7月,业主与深圳鸿洲集团签约合作开发海甸东区改造,当前已有30多家大中型开发企业介入洽谈。

  融资平台构建。2006年7月31日,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与海口市城市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旧城改造银企战略合作协议。

  拆迁安置启动。2006年5月25日,财银小区安置房项目通过BT模式融资3000万元;海甸五路安置区续建启动,投入约八千万元;一期拆迁启动区200亩土地已完成丈量、评估。

  (四)建设一河两岸、打造十里滨水长廊

  1、海甸溪·金水岸项目简介

  (1)区位概况

  海甸溪北岸,位于海甸岛最南端,与长堤路隔河相望,全长2840米,宽350余米。现有村落9个,住户7000多户,居住人口28000人。城市的快速扩张,使该区成为海口典型的城中村,区域功能不健全、设施不配套、环境质量差,直接影响到海甸岛乃至海口市的整体形象。

  (2)规划蓝图

  沿着海甸溪边的台阶一直走到水里,清新凉爽的感觉通过手和脚传遍身体。登上游艇驰骋在水面上,看南岸,长堤路南洋风格建筑书写海口历史记忆;看北岸,绿色屏障的后面是由低到高、鳞次栉比、规划整齐的楼群-这就是“海甸-金水岸”未来的美好蓝图。

  从规划定位来看,该片区今后的发展方向为特色目标型、精品型商业、高尚住宅和商务公寓为主,大型的、国际的、复合型滨河区域。

  2、玉沙村·RBD项目简介

  (1)区位概况

  玉沙村居住总人口约1.2万人,其中常住户980户。该村目前仍保留农村集体所有制。玉沙村目前的基础设施公共配套系统相对落后,道路弯曲狭窄,消防治安问题严重,排水系统不畅。村内生活及商业经营环境恶劣,整体房屋建筑结构简陋。

  (2)规划蓝图——海口RBD

  未来,玉沙村将被改造成为海南岛最具热带风情的休闲步行街区。整个街区分为精品购物区、餐饮娱乐街区、文化娱乐街区、时尚运动街区、商务综合楼国际公寓、高档住宅区,以亲切宜人的尺度和自由分布的绿地、水体组合,为市民和旅游者创造出安全舒适、清新自然的休闲购物环境。

  3、长堤路项目简介

  (1)区位概况

  长堤路旧城改造项目位于海口市海甸溪“一河两岸”的南岸,平均纵深约200米。整个片区沿长堤路、滨海大道分布,全长约6千米,是海口市最为典型的“老城区”。

  (2)规划蓝图

  长堤路位于海甸溪南岸,傍海、临溪、亲江,正是创建‘一溪两街‘十里长廊文化商业街的风水宝地。在不久的将来,长堤路将被整合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打造成为集旅游、特色消费、历史博览于一体的城市风情风貌区。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