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国务院发布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规划后,在过去的3个月里,海南房价飞速上涨,有些楼盘每天每平方米涨1000元。有人形容,现在三亚的房子销售简直是抢房,而不是买房了。
2010年1月11日,三亚凤凰岛开盘,四、五号楼均价是6万~7万元/平方米,第二批开盘则直接涨了1万多元/平方米。开盘当天推出的700套便销售一空。“当初客户来交诚意金的时候,连户型都不问。”三亚凤凰岛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璐如此形容。
买房,像抢购大白菜
房价一天涨5000元、一个月时间翻倍,一个售楼小姐销售额能达10亿元……海南星福中介公司置业经理李强1月31日向记者描述:“我见到一位买房者,上午来买房时交了2万定金,下午便有另外的投资客花10万接手。说一天一个价都不准确,下午和上午价钱都能相差不少,运气好几分钟时间便可以赚到钱。这也造成全岛之内刮过了一场‘抢购飓风’。”
“那场面不像是在买房子,更像在抢购大白菜。”福建投资客马老板购买了与凤凰岛邻近的另一楼盘小户型,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房子已升值七成。”
记者调查发现,正在开发的休闲地产大盘超过20个,这些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截至目前已有多达27个国家的居民到三亚购房。
一年收入买不到1平米房
“在外面辛苦了四五年,原本打算这段时间买房,过完年就结婚,哪想到房价在一夜间涨了近一倍!”海南当地人林雪峰在2010年里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在海口买套房子结婚。买房梦碎的林雪峰语调有些烦闷:“要是早些天出手就好了,我也不指望靠买房赚钱,就是涨再多也是自己住着,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据调查,最让当地人难以接受的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这一戏剧性转化仅仅经历了一个月时间。目前,三亚房屋的均价接近2万元/平方米,中心区万元以下的二手房已经很难找到,最昂贵的海景别墅已经达到了6万~8万元/平方米。
与疯狂的房价相比,海南当地人的收入宛如“杯水车薪”。国家统计局200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海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1621.55元,照此计算一年的收入应当不超过1.6万元,还买不到三亚市区一平方米的住房。
楼盘空置率超过九成
在三亚,高端楼盘数不胜数,周围鲜有居民出入,几十层高的楼房里常常只有零星三两盏灯光。“其实这些楼盘早就卖完了,但大部分却空在那里没人住。”当地的一位熟人解释说。“有人买没人住是海南,尤其是三亚房地产的特有现象,原因在于这些房子的主人是著名的‘候鸟式人群’。”
“投资渠道狭窄是众多投资客涌入海南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所所长夏峰表示,海南的海景资源稀缺,国际旅游岛概念犹如一根导火索在短时间内急剧放大了这种效应,但高空置率却已经成为房地产的隐忧。据夏峰介绍,三亚部分小区空置率达到80%左右,个别楼盘甚至超过90%。
相关调控政策已出台
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今年海南将新建廉租房7800套、39万平方米,购、改、租廉租住房2200套、11万平方米。
海口市房产与城乡建设局局长杜海鹰日前表示,在政府部门及时干预下,房地产商和消费者将回归理性,预计房价暴涨将告一段落,趋势不会持久。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通过后,当地房价暴涨,三亚首当其冲,某楼盘甚至创造了一天之内涨价50%的“奇迹”。海南三亚市城乡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李洪海2日向记者透露,1月底该局下发了关于抑制楼市炒作的通知,其中,对于前往三亚购房的外地人准备采取限制购房的措施,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购5套房。
李洪海表示,部分炒房团动辄就购买10多套房甚至更多,三亚市此举意在防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过度炒作。
“一人买5套房,这还是限购吗?”三亚楼市紧急限购令却引发质疑。三亚某开发商负责人表示,炒房者今后要一人购置多套房产,只需要携带更多的身份证或者别人代劳,就可以轻而易举规避对外地人实施的数量限购政策。 (本文来源:汉网-武汉晨报 )
一人限购5套房更像鼓励炒房
受外地投资客爆炒,海南三亚房价最近持续飙升。三亚市城建局局长李洪海披露,已下发抑制楼市炒作通知,对前往三亚购房的外地人采取限制措施,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购五套房。(2月4日《扬子晚报》)这个规定让人大惑不解。对大多数中低收入者来说,五套房显然超出个人居住的范畴。也就是说,能买五套房的人十有八九是投机炒房者。对他们来说,身份证的限制简直形同虚设,略施小计就可轻松规避限购政策。
这样一来,“一个身份证只能购买五套房”的规定,哪是抑制炒房,分明是变相鼓励炒房嘛。之前,海南有过房产泡沫造成经济持续萎靡的惨痛教训。希望本次海南大开发,不要再因房地产政策的偏失而重蹈覆辙。(本文来源:海峡都市报 )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