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提速
站在历史新起点立足全国大平台
从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见》的发布,到9月23日,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专题调研考察团开始实地考察,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省第五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决策的执行进程骤然提速。
今天,在省委、省政府向全国政协的汇报会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际化元素得以详实地表述。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见》十分明确地提出:“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是站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推动新一轮海南改革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的重要窗口。”
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仅站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起点上,还站到了全国的大平台上。
海南在中国改革开放所处的地位特殊
今年7月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针对我省提出的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决策指出:这是对改革开放30年最好的纪念,也是我们沿着邓小平同志开拓的走向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走向未来的一个重要战略性举措,“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海南,对全国性的新一轮对外开放也将会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省政府办公厅提供的一份全国政协的书面材料显示:海南作为全国唯一的全省性的经济特区,有责任、也有条件先行试点,继续成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综合实验区,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排头兵”的作用和试验田的作用。
全国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汪啸风也认为,海南的地理单元相对独立,国家对海南的开放政策通过探索和实践,完全可以为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个先行先试的平台。
改革开放让海南特色经济结构在全国突现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20年来,旅游业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产业,演变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7年,全省接待过夜游客1845.5万人次,特别是入境游客增长最近两年位于全国前列。去年境外游客超过75万人次。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海南服务业增加值达38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39.3%;服务业提供税收85.5亿元,占全口径税收的55%;服务业从业人员14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37%。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海南的旅游业在“一省两地”的产业格局中的强势地位日益凸现。
海南下一步的改革开放之路应该怎么走?今天,省委书记卫留成说,从目前来看:我们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最现实、上上下下最容易支持的、最具可持续性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决策。此前,他曾指出,未来5年、10年、15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海南省真正能够影响中国的,能够给中国做出贡献的,将是海南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自然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旅游产业,他还进而指出:“要把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们知道,在改革开放中,海南建立起了在全国富有特色的“一省两地”的经济发展结构。同样,只有在更加开放的前提下,改革现行的出入境、航权、海洋旅游、融资政策、旅游购物环境和与旅游发展相关产业政策才能让海南的经济特色在全国突现。
海南旅游具有明显国际竞争力
今天,国家旅游局副局长、考察团成员王志发在三亚说,我们国家作为国际的旅游目的,从产品来讲是丰富的,但是我们真正缺少的是具有国际水平的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产品。而能够打造这些产品的也只有海南的独特资源。这对于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省长罗保铭在向全国政协专题调研考察团汇报时表述得更为具体。他认为,海岛度假休闲旅游已成为国际游客的首选地,在我国能与世界著名的海岛度假胜地夏威夷、巴厘岛相媲美的只有海南。
如果说这是因独特的自然环境带来的与生俱来的优势的话,那么后天的人为因素也让海南旅游具有国际竞争力。这就是海南独特的经济特区政策优势,以及五彩纷呈的绿色文化、红色文化、蓝色文化。
时下,海南旅游的国际化元素越来越明显。目前,已有13家国际一流的酒店管理公司进入海南,全省四星级以上的宾馆外籍高管人员占到了25%,全省五星级及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饭店已有40多家。
今天,站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在海南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提速。对此,省委、省政府认为,这不仅能使海南在我国下一轮的改革开放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构建更具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还将迅速地提升海南的综合经济实力。
(本报三亚9月24日电)
海南已有旅游饭店400多家年旅游接待能力达2500万人次
本报三亚9月24日电(记者邱大军谭丽琳)记者今天从省委、省政府向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调研考察团汇报会上获悉,目前我省已有旅游饭店400多家,其中五星级及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40多家,具备年2500万人次的旅游接待能力。
据介绍,目前全省有旅行社150多家,旅游从业人员13万多人,旅游景区点70多家,形成了享誉中外的的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南山文化旅游区、天涯海角旅游区、博鳌旅游区等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希尔顿、喜来登、万豪等13家国外顶级酒店管理公司已进驻海南,全省四星、五星级饭店外籍高管人员占到25%以上。凯莱、天域、银泰、红树林等国内度假酒店也已成为知名品牌,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据了解,未来5到10年,东海岸将规划建设高端度假酒店百余个,总投资近千亿元,目前已投入107亿元,8家五星级酒店动工建设。按照国际一流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成片开发的海口美丽沙,文昌铜鼓岭,万宁神州半岛、石梅湾,陵水香水湾、清水湾、三亚海棠湾等,将建成与亚龙湾相媲美的精品度假区,而且比亚龙湾功能更齐全、配套更完善。
近年来,海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更是大幅提升,海口美兰、三亚凤凰两个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国际定期航线156条和多条包机航线,可达世界五大洲61个城市。投资超过200亿元的东环快速铁路2010年完工后,从海口到三亚只需90分钟。全省拥有万吨级深水码头31个,三亚已建成国内最好的邮轮专用码头,海口也正在修建新的邮轮码头,发展邮轮和海洋旅游潜力巨大。全省通讯、供电、供水等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已具备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综合设施条件。
三亚旅游国际化指数已达37.8
俨然成为中外知名饭店管理集团的小“联合国”
本报三亚9月24日电(记者邱大军谭丽琳)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今天透露,三亚旅游国际化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007年接待海外游客数量已突破50万人次,旅游国际化指数已达37.8(满分为100)。
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自1987年升格成为地级市以来,三亚已成功地完成了从一个滨海小镇向专业化旅游城市和中国首选的热带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角色转变,已初步形成了要素协调配套、功能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据介绍,目前已有14家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旗下的18个国际品牌共20多家酒店入驻三亚,加之海棠湾“国家海岸”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众多国际品牌酒店,三亚俨然成为中外知名饭店管理集团的小“联合国”。2006年11月国际邮轮码头使用至今,国际三大邮轮公司先后开通了三亚的国际航线。今年前8个月,已接待进出港邮轮102个航次,进出港旅客8.7万人次,豪华邮轮业务量已超过上海,跃居全国各口岸之首。
海口具备旅游国际化良好条件
常年适合水上运动和康体休闲
本报三亚9月24日电(记者邱大军谭丽琳)海口市常务副市长张磊今天在三亚的一个座谈会上表示,海口131公里的海岸线面向北边,风小浪小,常年适合水上运动和康体休闲活动,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商务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和都市旅游,具备旅游国际化升级的良好条件。
张磊介绍说,海口目前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城市化水平达到70%,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较高,为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聚集了人气。美兰机场是全国八大空港之一,目前正在准备修建第二条跑道,跨越琼州海峡的粤海铁路通道可达全国各地。海口是全国25大交通枢纽港之一,正在修建国际邮轮停靠港和新的港口。畅通发达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介绍,海口可开发的旅游资源有50多处,特别是同时拥有城市海岸、滨海温泉、世界级火山地质遗产和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少有的。近年来,海口已成功举办了中国热气球飞跃琼州海峡挑战赛、全国速度轮滑公开赛、环岛国际自行车赛、民间奥运《城市之间》等大型赛事活动,积聚了经验。
据张磊介绍,海口已把海口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角色定位为“阳光海口、娱乐之都、品位之城”。阳光海口,主要是发展以高尔夫运动、水上竞技、邮轮游艇、速度轮滑等为主要内容的户外有氧运动。娱乐之都,主要是组织策划高雅文化、本土文化等大型演艺活动,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品位之城,主要是围绕建设全国最精最美的省会城市,全面进行旅游精品化改造,建设成为具有南洋风格的滨海旅游城市。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