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槟榔谷:喝牛头酒织锦品风情
槟榔谷:喝牛头酒织锦品风情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0-02-20

 

 

  乐猕猴 2月19日,陵水南湾猴岛旅游景区里,游人们开心地与野生猕猴玩乐。这里生活着的2000多野生猕猴和络绎不绝的游客们已经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关系。本报记者 王凯 摄

  槟榔谷:织锦舂米品风情

  本报保城2月19日电(记者张谯星 通讯员晏海燕)跳舂米舞,喝牛头酒……春节期间,保亭槟榔谷文化旅游区的游客量同比大幅增长了16%,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令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海南不仅有美丽的大海,更有迷人的民族风情。”从江西自驾到海南游玩的陈先生一家第二次到海南过年。他说,这一次,他把旅游的重点放在了寻找海南的民族元素上。

  刚走进槟榔谷景区大门,陈先生的相机快门便响个不停。“虽然是人造景观,但是处处都能找到寻常黎族人家的生活元素。”陈先生说。

  看到黎族阿婆正在织锦,陈先生不仅和很多游客一样同阿婆合影留念,还用镜头记录下了织锦的动作细节。和阿婆聊天过程中,陈先生甚至还取出纸笔做记录。

  听说海南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就落户在景区,各地游客饶有兴致地认真参观。展馆里除了展示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里的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工艺、黎族竹木器乐等项目外,还悉数展出了即将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族独木器具制作、黎族藤竹编织技艺等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陈先生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对宝贵的民族元素还需要深度的挖掘和整理,让海南的民族文化通过各地游客传播得更远。

  百仞滩:观石听瀑钓涛声

  本报临城2月19日电(记者王勇 特约记者陈朝辉)“可以听潮,可以观石,还可以垂钓,这样的好地方不被更多人所知真是太可惜了!”昨天中午,在游览了临高百仞滩后,来自广东省湛江市的游客许先生对这个景点赞不绝口。

  从临城到百仞滩的路并不好走,要先走4公里的土路到豪饶村,再绕过村庄行走数百米的乡村小道。但抵达百仞滩后,所有的劳累都会立刻转化成兴奋的喜悦,一片让人惊叹的大河滩,滩上尽是奇岩乱石,千姿百态,文澜江穿滩而过,形成一串串瀑布,留下一曲曲激越的涛声。

  “百仞滩的风景,总会使人晚归。”许先生今天本来还要到另一个景点游玩,但由于百仞滩的奇石、石刻、瀑布、滩涂使他看不够、拍不够,他临时决定改变出游计划。

  和许先生不同,来自海口的游客陈先生则非常享受在涛声中垂钓的感觉,文澜江在百仞滩上冲刷出很多小水潭,每个水潭里都有很多淡水鱼。

  “手握钓竿,吹着河风,听着涛声,感觉真是好极了!”虽然上钩的鱼不是太多,但陈先生却认为这样的垂钓环境独一无二。

  午后时分,气温稍微升高,几位游客玩累了,在石滩上就着河水洗脸,不知哪位率性玩起了“水仗”,霎时水花四溅,笑声和惊叫声传遍了整个河滩。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 一天
  • 三天
  • 一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