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口海甸溪城与村:一处尴尬的景观
海口海甸溪城与村:一处尴尬的景观
来源: 海口晚报      作者:陈曼莉    2010-02-22

  尽管海甸溪风景优美,但北岸的居民总感觉这里是一个“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家园”。黄一冰摄

  

海甸溪庙宇文化源远流长,二庙的雕刻栩栩如生。张俊其摄

  核心提示距今900多年前的宋朝,海甸溪北岸边一片滩涂,在海潮和洪水的冲积下,海沙不断聚集,开始出现陆地,先民在此打鱼生活,形成了海甸溪边最早的海田村。庙宇、渡口、溪流,是海甸溪人怀旧的写照,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海甸溪边是海口市的发源地,宋代的“海口浦”所指的就是“海田村”,明代正德《琼台志·琼山县境》地图也有了“海田村”的标志。

  昔日的辉煌在20世纪末彻底结束,快速发展的城市以高楼大厦为代表,很快就使古村落陷入围城之中。在这里,古老与现代、宽阔马路与背街小巷、高楼大厦与低矮民宅并存。

  本报记者黎光

  围城内的村民以羡慕的眼光看着外面的世界,渴望着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围城外的市民以异样的目光审视着城市中最落后的部落,很难认同这就是海口的发源地。新的城区和古老的渔村,就在尴尬中对峙着,期待着一场变革。

  庙宇文化源远流长

  清朝以来,海田村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建庙祭祀,海田村最终按庙宇所在分成一庙至六庙6个村庄。每个村的庙宇门前,都有一个宽阔的广场,高大茂盛的古榕、枇杷树遮阴挡日,成为村民休闲纳凉的场所;每个庙宇的对面都有一个戏台,遇有重大的祭祀节庆,大家出资请戏班唱琼剧,村民聚在一起热热闹闹一番。庙,成了海甸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海田村最有名的是仁心寺。仁心寺始建于宋嘉熙年间(1240年),慈公上人云游到今海甸溪北岸省船舶工业总公司,发现此处的妈祖庙与鲁班庙地势奇特,站在长堤路那边看就像莲花浮在水面;逢南渡江水位猛涨或刮台风海潮侵袭时,邻近村庄皆被水淹,唯独此处则水绕其周围而不入,于是决定在此地募资建寺。最终在妈祖庙与鲁班庙原址空地上建起大雄宝殿和如来殿,供奉释迦如来佛祖,改名“仁心寺”。后来又在右侧建药师琉璃光如来庙一座。寺庙建成后,香火十分旺盛,当时有南有“南山寺”北有“仁心寺”的说法。在上世纪的文革中,原仁心寺建筑物遭拆毁。如今在造船厂里的仁心寺原址上,还有一座简易的仁心寺佛堂。

  “海甸溪的村庙有纪念、传承、祈福的作用。”民俗专家邱达民介绍,古代农村的庙宇其实是一种寄托心灵的地方,不能简单地称为搞迷信。过去海甸溪边时发大水,村民常出海打鱼,免不了要遭些风险,家人总是担惊受怕。因此,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建一个公庙让村民有许愿祈祷之处,祈求亲人平安、风调雨顺。

  民间习俗世代相传

  海田村历史上滩涂广阔,有丰富的河流、溪水交错,鱼、虾、蟹、蚌及水鸟等资源,村庄又靠近港口、码头,这样打鱼、拣拾水生物等就成了村民的生计。为了确保生计无忧,村民每年都定期举办一些祈愿或祭祀活动,流传至今。

  一些老村民回忆,海田村一庙至六庙都形成了“放灯”和“行符”习俗,各村放灯和行符日期约定俗成。农历正月初七、初八是一庙放灯、行符时间;农历正月初九、初十是二庙放灯、行符时间。这样按顺序安排下去,直到农历正月十八,六庙才最后搞完行符活动。

  村民阿顺伯还记得,小时候放灯前,先把瓦片打成小块圆形,用纸包住放在松香里浸,放在纸叠的小船里待用。夜晚点燃松香,把小船放进海甸溪里,只见无数盏船灯顺着潮水方向漂去,也把人们的愿望带给了神灵。小孩子们可不去想这么严肃的事情,他们在放灯时又叫又跳,高兴坏了。

  相比之下,行符要隆重得多。这天,各村庙里供奉的神像要“现场办公”,挑选出来的村民敲锣打鼓、抬着神像到各家各户接受村民的祭拜,听取他们的心愿。为了显示神灵的威力,村民把烧红的木炭铺在庙前广场上,让抬着神像的人和胆子大的村民,赤着脚从木炭上走过去,表示日子红红火火,此为“过火山”。神像最后在锣鼓鞭炮声中回到“衙门”。

  古老村落陷入“围城”

  海田村临海临溪,是个谋生的好地方,很快就发展壮大起来。最旺盛的时候,海甸溪北岸有村落9个,即海甸一庙至六庙、过港村、新安村、人民西里,共有房屋7千多间,居住人口近3万人。

  在时间的流逝中,海甸溪北岸落后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海口进入城市建设的快速期,海甸溪北岸周边也不例外,村民们慢慢发现,高速发展的城市与他们古老家园之间变得很不协调。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一条条马路纵横其间,海甸溪北岸的村落陷入了高楼大厦形成的围城之中,显得那么矮小丑陋。

  本来是城市黄金地带的海甸溪边,聚集着海甸一庙至六庙等多个城中村,人口居住密度大,脏乱差、无规划建筑、马路市场在这里随处可见。村中基础设施差,没有规划合理的路网,一条条小巷子如迷宫一般,汽车无法通行;排水管网、环卫设施不完善,雨天积水司空见惯。曾经家住人民西里的邢福珠说,下大雨时,小巷子就成了水沟,地势低的一楼被水所淹,板凳等小家具浮了起来,人只好撤到了楼上。唯一“苦中作乐”的是,小鱼虾随着大水游进里弄,在小巷子或自家一楼就能逮到。

  人民桥桥底下海甸一路应是观溪漫步的好地方,却被小贩地摊、鱼摊、渔网、板车所占,地上乱扔果皮死鱼,过往行人小心翼翼,还哪里有心情欣赏溪景。

  动大手术治疗“城市硬伤”

  玉沙村、海甸溪北岸、面前坡村、坡博村、道客村……据调查,海口急需改造的城中村就有40多个,分别位于龙昆南路、滨涯路、海府路等城市道路旁。海口要打造娱乐之都、品位之城,很难绕过城中村这道坎,因为每一处城中村都是城市的硬伤。

  这些城中村都有共同的特点:房屋低矮密集、绿化几乎空白、基础设施不全、毫无规划且浪费土地、消防治安隐患大、环境卫生差、人口密度大,脱离了城市的发展轨道。

  改造旧城区“城中村”刻不容缓,海口市委市政府早有谋划,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市委、市政府把旧城改造列为民心工程、重点工程,要求“5年完成旧城改造”,出台了《关于加快旧城改造的决定》,市、区分别成立旧城改造指挥部,一场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在海口拉开序幕。

  “成败在此一举,”美兰区委副书记、区旧改指挥部指挥长符革介绍,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海甸溪北岸拆迁工作分四步走,即第一步拆迁东、西段回迁安置区,第二步拆迁东、西段非安置区,第三步拆迁中段安置区,第四步拆迁中段非安置区,由点及面推进海甸溪北岸旧城改造工作。

  之所以把拆迁过程弄得这么“复杂”,是因为动这块“硬骨头”没有指挥艺术是不行的。此前一些单位在长堤路旧改中败走麦城,前车可鉴。

  为此,区旧改指挥部把海甸溪北岸东段回迁区作为拆迁突破口,先期实施拆迁。东段回迁区涉及拆迁面积216亩、共806户,为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东段回迁区拆迁工作的圆满完成,区旧改指挥部将东段回迁区划分为五个拆迁片区,由区机关单位、镇(街道)和拆迁公司组成25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负责拆迁30-40户,采取“定人定量定时间节点、包点包户包完成任务”的办法,动员被拆迁人按时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和搬迁。

  “先拆回迁区,是要让原居民看到回归的希望,看到政府是在为民办实事,从而主动配合旧改工作。”这场战役的指挥长符革介绍,东段回迁区的拆迁工作是海甸溪北岸旧城改造的重点突破区域,也是全线旧城改造工作的关键区段,其拆迁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全局。

  1个月后,东段回迁区已变成了一片空地,为整个海甸溪北岸的改造打下了基础。

  如今,由美兰区政府主导下的海甸溪北岸旧改正全力推进。

  相关资料

  基本情况:海甸溪北岸旧城区改造范围,包括海甸溪以北、海甸二路以南片区,东西全长约2840米,南北纵深约350米,以人民桥、和平桥为界划分为东、中、西三段,拆迁改造面积约1509亩,涉及8000多户、30000多人,涉拆总建筑面积109.46万平方米。其中,东段、中段由美兰区政府作为拆迁人,西段由海口市城发公司作为拆迁人。

  改造定位:以特色目标型、精品型商业、高档住宅和商务公寓为主的复合型区域。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