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3.15”消费者权益日,记者也从海南省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了解到,海南国际旅游岛获批后,出现的购房消费以投资为主,海南房地产业涌入大量热钱,同时也引起了众多消费纠纷。连日来,人民网海南视窗接到数十条关于房地产方面的各种投诉,为此海南工商“12315”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接受人民网海南视窗采访时,为广大购房者发出警示,购房是大事,一定要慎重行事,并提出三项注意。
海南购房问题多样
近日,市民余先生在德盛华庭售楼处购买了一套房产,认购书上面积为35.41平方米,而签合同时却发现面积变成了33.03平米。余先生表示,销售商没有给消费者提供真实的情况,便要求退掉订单,遭到售楼处工作人员的拒绝。
德盛华庭售楼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认购的时候就已经向市民说清楚房产是按套出售,所以当时对房子的面积只进行了大致的测量。后经专业人员测量后发现,面积确实略有差别,但这并不影响套房选购。
最终余先生将此事诉至12315,并在工商人员的协调下解决此事,并退掉了该房产。
房产证的办理也一直是购房者的心头病,购买房子,多年拿不到房产证明,很多消费者找不到开发商,非常郁闷。
海口市民张先生08年便从海南贵亨置地有限公司购买了东盛茗苑房产,并顺利拿到钥匙入住,当时开发商承诺一年后便可以拿到房产证,但直到现在,张先生不仅没有拿到房产证不说,甚至连开发商的工作人员都找不到,电话均无人接听。
记者通过查询发现,网上关于东盛茗苑的网页信息均指向有关房产证无法办理的信息。09年8月份,业主就曾发帖称:开发商海南贵亨置地有限公司没有按照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导致小区居民无法拿到房产证,小区业主多次找开发商协商,但是开发商拒绝出面。业主还上传了挂有“我们要房产证,还我们契税,还我们维修基金”横幅的小区照片。
随后,记者试图联系开发商海南贵亨置地有限公司,但无论是售楼热线还是海口房地产住宅与信息网提供的公司电话,拨打多次均无人接听。
12315警示:购房要特别注意三个事项
针对海南房地产投诉直线上升的现象,海南工商“12315”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发出警示,消费者购房时一定要注意三个事项:
一、别光看广告,要实地考察
如今各式各样的房地产广告扑面而来,尽管宣传得很好,但很难让消费辨别真伪。人民网海南视窗记者从海南工商部门了解到,商品房广告违法不实的问题时下比较突出。因此,消费者购房前不能完全相信广告宣传,而应当对有意购买的楼盘进行详细了解,除了价格、面积、户型、周边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及售后服务外,对房屋的供水、供电、供气、排污、绿化、保安、保洁等都要进行详细的咨询,并将经销商相关方面的承诺以书面形式确认。此外,对开发商的综合实力、诚信度以及物业公司的口碑也要多方了解。
“购房人可上网查询所购房屋情况,开发商的预售审批项目,在当地的房地产管理局网站公示,购房人可根据项目的许可证号、项目名、开发企业等信息查询。点击‘项目名称’栏所选开发商,查找项目信息中‘房产数据’的‘楼幢名称’楼盘表,如房屋的房号显示绿色,表示处于可售状态;如显示其他颜色则表示处于非可售状态。”海南工商“12315”指挥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说,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下手购买。
二、签订购房合同注意索取原始资料和发票。
签订购房合同时,消费者务必注意买卖双方在合同条款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否对等,应将开发商的承诺、销售广告或宣传资料上明示的事项、配套设施设备、住房的设计图纸、住房面积、约定的误差范围、房产证取得的期限以及商品房的质量违约责任等内容落实为书面合同条款。消费者认为合同条款含义模糊、有失公平,或者认为条款不完善的,应当坚持要求对有关合同内容进行细化、改进或完善,防止开发商签订霸王合同。为了达成交易而迁就某些合同条款会导致维权困难,即使引起讼案件,一般也较难胜诉。
购房时别忘了及时向开发商索取并妥善保存好原始相关资料,消费者支付购房款的,要明确合同款项的金额、支付条件、支付方式等内容。付清房款后,及时向开发商索取正式购房付款发票等相关凭证,以免出现纠纷时找不到证据。
三、查看开发商的五证是否齐全
购买商品房时,一定要核验开发商的‘五证’是否齐全。‘五证’包括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由市国土资源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市规划局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由市建管委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市规划局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由市房地产管理局核发)。另外,还要查看房地产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交房时开发商是否提供‘一表两书’,即《竣工验收备案表》、《住宅质量保证书》和《房屋移交书》。缺少任何一项都有可能给接下来的购房或者交房带来麻烦。海南工商相关负责人还提醒购房者,《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由房产局核发给开发商的,也是开发商出售房屋的最重要的合法手续,购房者一定要审查开发商是否持有此证。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