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东坡书画院院长刘运良:
旅游产品应增加文化艺术内涵
本报记者蔡葩
“海南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相当丰富的文化元素。然而,由于深度开发与弘扬不足,尚未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海南旅游业目前还不能双翼齐飞。”3月15日,本次论坛受邀嘉宾、海南东坡书画院院长刘运良先生在海口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开局之年,我省有关部门在各个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从新近公布的我省12项旅游新产品项目内容看,这些旅游新产品涵盖吃、住、游、购、娱等多个方面,丰富了国际旅游岛产品构架。”刘运良充满关切之情说道。
“然而,遗憾的是,在新的旅游产品推介中,旅游产品多为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产品,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文化产品明显欠缺,如何在海南未被挖掘的文化旅游资源中,充分认识到它们的潜在文化价值和开发前景,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忽略的问题。”刘运良话锋忽然一转说,正如大家所熟知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因此,在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要真正重视海南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重视琼北及西部地区以历史人文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开发,增加文化、艺术内涵,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增加真正的软实力,为全省旅游产品的平衡发展找出一条全面发展、又各具特色的新路,改变海南旅游南部热、北部冷,东部快,西部慢的现状。
即将在论坛上就“海南文化艺术如何与旅游达成共赢”作主题发言的刘运良说,我省目前的旅游主要依赖蓝天、碧海、银沙和灿烂的阳光、纯净的空气等自然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固然令人神往,但旅游业的深度开发,还有赖于文化资源,特别是本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提升。
他说,目前最具知名度和人气的还是以三亚为中心的东南海岸自然风光旅游;中部的生态旅游目前也在乘势而上,显示诱人的前景,而琼北的旅游资源一直没有在整体上形成规模效应。如何突破琼北地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成为摆在省委、省政府和北部、西部各市县面前的重大课题。
说到琼北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潜心于海南本土题材绘画创作,对海南文化资源进行探索的刘运良成竹在胸:“目前,就琼北而言,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历史文化资源。海口老街的南洋风情,五公祠、苏公祠、秀英炮台的历史积淀,决定了琼北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的人文旅游模式。以海口为龙头的周边地区而言,旅游资源最为殊胜和集中的,是海口老街、西海岸、火山口与老城(含盈滨半岛)这一金三角地带。海口、澄迈老城一带是琼北历史文化资源较为集中的地方。随着绕城高速公路的开通,这一带交通十分快捷通畅,可谓占尽地利。”他以满怀憧憬与乐观地说,可以预言,将来琼北旅游的中心就在这一地区,由这里辐射到西部六市县,形成琼北旅游文化圈向西部延伸的态势。
(本报海口3月16日讯)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