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槟榔谷 体验黎族原生态风情
走进槟榔谷 体验黎族原生态风情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0-03-23

  本报讯由海南日报、南海网/海南岛国际旅游网(http://www.898.travel)共同开展的“琼州百景”评选活动投票已进入倒计时阶段。3月20日,南海网阳光岛社区、海南岛国际旅游网组织网友走进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进行采风。

  槟榔谷地处三亚与保亭交界处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两边森林茂密,中间是一条连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故称槟榔谷。景区由原甘什黎村、原始雨林谷和原蚩尤苗寨三大板块构成,是丰富灵动的民族文化“活体”博物馆,也是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多元型复合式旅游风景区。

  从海口经东线高速3个多小时赶到槟榔谷,已经临近中午。穿过极富民族特色的景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精美的图腾,据导游介绍,这是黎族织锦的代表艺术“龙被”的局部内容浮雕。步下台阶,沿着曲幽小径继续前行,阵阵“波隆”声不绝于耳。“波隆”其实是槟榔的黎语译音,都说椰子代表海南,而槟榔则代表黎家。在黎家,没有槟榔不成礼,没有槟榔不成婚,槟榔在黎家看来是吉祥物,口念“波隆”即祝你吉祥如意。网友们也有样学样,把大拇指放在胸前,高喊“波隆”,既新鲜又亲切。

  造型独特的龟形屋里传出一阵对歌声,原来是在举行一场黎家婚礼,游客们可亲身体验。美丽大方的黎家阿妹深情款款地依偎在“新郎”身边分发喜糖,让每个人都能沾沾喜气。

  婚礼观赏完毕,走进一旁的陈列馆,里面展出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黎族先人就是穿着这些树皮衣,使用原始的牛车、猎刀、鱼篓等器具创造了璀璨的黎族文明。来到屋外,一组雕塑重现了黄道婆织布的故事。对面的茅草亭下,几位阿婆正埋头编织黎锦,据说她们是最后一代纹脸黥身的黎族老人了。纹身是黎家人的传统,古老而独特。

  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飘入耳中,回头一看,美丽的黎家少女笑靥如花,一台水车静静停在身旁,路边的茅草小屋、花花草草都有独特的美感,深深感染着网友们……

  采风团巧遇前来参加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他表示:“黎族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黎锦艺术就是光辉灿烂的伟大杰作之一,黎族服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服装设计理念上的创新。黎族的船形屋无论是在建筑结构还是外形设计上,都给中国建筑造型设计在多元化、新形势等方向开辟了先河。如今的艺术设计,怎样体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才是设计师所要探寻和追求的。”(南海网供稿)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