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缵统与“公车上书”
林缵统与“公车上书”
来源:www.hainan.gov.cn     作者:李文婷    2009-03-17

  崖州名士林缵统雕像。 天涯海角景区供图

  清末民初是大变局的时代。多少仁人志士为他们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留下千古绝唱。地处边陲的崖州,因为其优秀儿女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和着时代的节拍,踏着时代的步伐,所以,崖州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抛弃,所遗忘。

  “林缵统激励乡里,名扬京城,无疑是一名‘磊落魁梧之才’。”徐日霖肯定地说。2008年12月3日,我们寻林家老宅而来。位于崖城城东镇北村的林家老宅,旧墙老门仍在,似乎潜藏着林缵统先生当年的风骨,令人追思。

  离琼赴穗 求学康门

  林缵统,字承先,号天民。l852年(咸丰二年)出生于北村一个书香世家。少年丧父的林缵统,天资聪颖,善解人意。在崖城,林缵统早得至诚孝敬之名。有一则记载说:“王父(即祖父)与母拂意时,即引兄率弟环跪谏之”,少小之年就能平息家庭内的纷争与矛盾;“稍长,博通群书,尤其精通《周易》”,弱冠之年参加郡试,知府当场阅卷“风取列第一”,“癸已(1893年),又受知于督学徐公琪,考列一等,录送广雅书院肄业(修习学业)”。

  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创设了广雅书院。课程内容分为“经学、史学、理学、文学”诸科。学生选自广东、广西两省才智出众者,每省100人,学制3年。但是思想活跃、怀抱救国理想的林缵统并未完成广雅书院的学业。时值清末戊戌变法前新旧交替的年代,舍弃旧学、学习经世致用之学,以图强国的时代精神在南方肇始。林缵统一到羊城,就得知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遂毅然舍弃广雅书院而奔万木草堂,专心听康有为的演讲,跟随康有为走上变法维新之路。

  徐日霖说,当时国家内忧外患,康有为、梁启超创建“强学会”,创办刊物《中外纪闻》,极力鼓吹变法以除弊政,远在天涯的林缵统早已为之倾倒。在广州得以和康有为相见,与其共同探讨时局,还与康有为讨论《周易》 义理,林康二人英雄所见略同,康有为的言辞尤其切中肯綮。康有为征引《易经》关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观点,论证政治制度必须“因时制宜”、“因革损益”的“变易”历史观,正是日后维新变法运动的哲学思想基础。林缵统比康有为年长6岁,却佩服其勇气和学问,与梁启超等同拜康有为门下,为时人感叹。

  康有为所创办并自任总教授、总监督的万木草堂,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萌芽状态的新式学校”。草堂教学宗旨“专在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培养维新变法人才。教学内容以孔学、佛学、宋明理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重在探讨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和历史政治沿革得失,并与外国作比较。即如康有为所言之“大发求仁之义,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万木草堂“受业弟子”据说有l82人,林缵统列于第33位(见《康门弟子述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林缵统与梁启超等康门弟子,后来都成了康有为维新变法运动的骨干力量。

  公车上书 崖州有我

  1894年,林缵统参加省城考试,高中举人,崖城上下为之欣悦。1895年春,林缵统与康有为、梁启超从广州一同赴京参加会试。其时正值甲午战争惨败之后,李鸿章奉清廷之命到日本议和,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给日本,并赔偿军费二万万两。丧权辱国的消息传来,群情激愤。3月28日,康梁诸公与林缵统先是发动粤湘两省在京举人到都察院上书,吁请朝廷拒署和约。为壮大声以促使成功,4月初康有为又邀请18省应试举人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筠庵的谏草堂集会,决议联名上书皇上。康有为受委托执笔,连夜起草了长达万余言的奏书,要求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签名者1300余人。林缵统为率先签名第六人(见《公车上书记》,光绪乙未年上海石印书局石印本)。这次公车上书虽被拒绝呈递而不达目的,然林缵统变法救国、义无返顾之心矢志不渝,哪怕日后失去功名亦在所不惜。

  徐日霖说,据史载,公车上书次日,会试揭晓,康有为高中进士第五名,授工部主事。林缵统未能及第,只“拣选知县,委用教谕”。然而,林缵统却另有怀抱,“不任,南归”,他回到了生养他的崖州。时值琼郡再遭风灾,林缵统“禀请赈济”,“督抚发给赈灾银一万五千元”。林缵统复向“各善堂及巨商殷户签捐,又获三万五千六百元”,均用于“沽米赴赈”。以天下为己任、不顾自己安危的林缵统先生勇担道义、克勤克廉、恪尽职守,为时人称颂。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