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四五年,国民党将军王毅(右)、王俊(左)与王钦寅少将参议(中)在定安县合影。
一九四五年的王毅将军。
1939年,王毅将军的名字被印在当时发行的纸币上。
1938年,王毅将军题刻在琼中县和平镇乘坡河边的“唯战能存”四个字。
江山易代之际,世道多有艰难,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在此一时刻是如此的紧密交关。60年前的除夕夜———1949年1月27日,浙东海域发生了一起空前海难,船上1000多人殒身海底,多少人期盼团圆的春节变成了生离死别,成为一桩迄今难以消褪的伤心记忆!在这起海难的死难者中,影响最大的当推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将军。国民党一些要员和知名人士也在此船中,如辽宁省主席徐箴夫妇、机要室主任毛庆祥的两个儿子;著名音乐家吴伯超、著名“神探”李昌钰的父亲李广南,蒋经国留俄的好友俞季虞。
浙东海域的“泰坦尼克号”
1月20日,不情愿揭开的伤心一幕还是在我和王毅将军的儿子王祖德先生之间悄然解开了。长相与神态都十分酷似王毅将军的王祖德,一道浓密而生动的剑眉,年过花甲却声如洪钟,谈吐有礼却又富有血性,让人觉得将军的影子依旧在。身为民革海口市委委员、海口市人大代表的王祖德现已赋闲在家。近些年的他可以到台湾去会会亲友,走访父亲的旧部,企图从中寻觅父亲的精神生命。
1948年4月出生的王祖德,为王毅将军与三太太吴觉民女士所生。父亲殒命海底时,他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关于父亲的记忆,只能来自父亲留给母亲的照片以及一些书报材料上的记载。王祖德说:“悲剧传来那刻母亲难以抑制住悲哀。父亲坐的是‘太平轮’。可在这样风雨飘摇的时刻,天下哪有太平可言?”
事故发生时,王祖德和母亲正在南京。广东省第六师范(即琼台书院)毕业的吴觉民曾担任陵水女子学校校长。她曾在王毅将军领导下的琼崖守备区工作,是王毅将军抗战期间患难与共、志趣相投的伴侣。1948年,作为一名知识女性和热心公共事务的时代青年,她曾作为“国大代表”参加抗战胜利后的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女性代表。
谁愿意重提这样的惨事?然而,悲伤总是难以释怀的。遥想1949年,经历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之后的解放军,势如破竹般横扫大江南北,天下大势已然成型,国民党阵营纷纷携家带口逃往台湾和海外。仅1949年至1950年间,前往台湾的就约有200万人之多。到了1949年,原来每周定期往返上海与基隆之间的“太平轮”,却成为上海到台湾的逃难船,人们只听说台湾花果满树,四季如春,许多人急忙变卖家产,心急火燎奔走台湾,而“太平轮”吉祥的名字更是令人向往,希望彼岸的台湾能给他们一生的太平。
王祖德从母亲那里知道,那是除夕之夜,上海黄埔江头挤满了要上船的人。“太平轮”直到傍晚才启航。沉船前,“太平轮”另载有沉重货物,包括六百吨钢条、百吨印刷器材、中央银行与国民党档案等,而乘船者多为当时国民党的达官贵人和知名人士,超载空前。“太平轮”船东是台湾知名作家兼电视主持人蔡康永的父亲蔡天铎(1912年-2000年)。蔡天铎1949年去台湾,是台湾资历最久且最有名望的大律师之一。他当时在上海经营的中联船舶公司曾显赫一时,经常为蒋介石提供专轮。豪华舒适的“太平号”可容纳1000多人,船上餐厅、酒吧和娱乐室齐备,一如人们所熟知的“泰坦尼克”号。
据王祖德披露的资料,当时局势混乱,为避免船只在黑夜被解放军盘查,国民党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发布海上戒严令,要求所有船只不得夜间航行。但许多轮船公司仍照常在黑夜开船,只是航行过程中都不开灯。
“太平号”出港后也没有开灯,在海上摸黑航行,与同样摸黑行走的“建元号”货轮相撞。“太平号”的船头直接切入“建元号”轮腰部,“建元号”轮立刻沉没,包括船长在内的72名船员都落水身亡。“太平号”原以为还可以支持下去,于是竭尽全力往就近沙滩靠近,以减少伤亡。在艰难支撑了短短15分钟后,“太平号”沉入水中,船上近千人全部落水。直到数小时以后,一艘澳大利亚军舰航行经过时,才救起了包括6名船员在内的38人,其余船员、乘客等近千人全部冻溺而死。
于是,那一片充满逃生希望的海域变成了一片死海,冬日刺骨穿心的寒冷,一千多个生命的绝望呼号,而后浮尸海面,魂断海峡。“太平轮”类似“泰坦尼克”的悲剧,在它沉没之日,就被人称其为浙东海域上的“泰坦尼克”号。所不同的是,由于事件发生的特殊背景和两岸的长期隔绝,悲剧的惨烈程度至今仍扑朔迷离,而王毅将军之死和他的生前身后事,也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王毅发布《告琼崖同胞书》
海南省政协文史资料中,对王毅将军的一生做了如下描述:王毅(1900-1949年),海南澄迈县北雁村人。1923年考入西江陆海军讲武堂。1924年毕业后被保送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曾参加黄埔学生第一、第二次东征。1925年秋黄埔军校毕业。1926年随军北伐。1928年冬,奉派考入日军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回国后任陆军工兵学校中校教官。后奉派为上海保安总队上校参谋长……
王毅亲自参加了琼崖革命历史上著名的“云龙改编”。……1948年奉派驻海南之六十四军中将副军长。1949年1月从上海坐船赴台湾转回海南途中,因轮船相撞而丧生。
简短的介绍,概括了王毅将军充满传奇和悲剧性的一生。将军对琼崖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他的抗战有功,这已经得到历史公允的评价。1939年2月,日军大举进犯海南。孤悬海外的海南,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物资补给、兵力增援,都较内地各战场为困难;来势汹汹的日军人数万余人,大小轮船30多艘,飞机50余架,而其时琼崖守军兵力不足五千,配备极为简陋,力量明显过于单薄,王毅制定的统辖区分防守备计划全被打破。在此危难关头,经琼崖国共两党协商,1939年2月21日,由两党派员组成,邀请各方面开明人士参加的琼崖战时党政处在定安县翰林乡成立,王毅亲任处长,直接指挥作战。
根据有关资料,党政处成立后,颁布动员和组织群众、坚持长期抗战的条例,开展卓有成效的抗战动员工作,并在各县、乡成立保卫琼崖动员委员会。党政处的成立对琼崖抗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国共两党在琼崖抗战历史上值得书写的一页。在敌人步步进逼的情况下,王毅将军撤往加积,尔后又撤往定安县的岭口、翰林一带山区,他穿草鞋,吃草根,与战士们拼力抗争,抗战之艰难,由此可见。
此刻,王祖德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王毅将军泣血书成的《告琼崖同胞书》,字字带血,感人至深:“我琼崖抗战之初,兵仅两团。粮无隔宿,械既穷劣,弹绝来源,加以人心涣散,力量不能集中,敌势如火,极凶残之压迫。以众寡之悬殊,临智穷力竭之境遇,毅此时即抱定以身殉国。……于是,忍死驰驱,节节抵抗,深入腹地,瘴毒交攻,阅岁经年,衣食尽绝。战士无百结之袍,征人断巧妇之饮。七年光阴,过非人之生活。国虽未报,誓九死而不移。所最痛心者,以气候水土之恶劣,军中每逾半数之呻吟。毒蛇山蜞之交侵,十人恒七八之疽烂;无医无药,只闻惨号之声。……然处境虽难备极艰危,我官兵杀敌之志,并不以此稍馁,必胜信念,并不动摇,愈困难愈奋,愈苦愈坚。七年如一日,罔敢告苦。官兵年来抗战之经过,亦即我官兵年来抗战之精神。此为我同胞告者一也。”……
洋洋几千言的《告琼崖同胞书》历陈抗日维艰,其忠勇壮烈,令人感佩不已。王毅将军和吴觉民所生的爱女因抗战艰难托付给老乡,却因食物短缺而夭亡。而在抗战胜利之日,王毅将军却因亲共之嫌被蒋介石调离海南。其接受日本投降之事,则由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遣第四十六军韩练成部来琼接收。军政部令琼崖守备司令部守备第一二两团及各县游击队一律解散。抗战功臣王毅对此悲愤难抑……在此情形下,王毅发布《告琼崖同胞书》,“悄然渡海赴重庆。官兵闻之。无不悲愤。”(见王家槐《海南近志》)一代英雄自此跨海而去,留下了千古遗憾。
“唯战能存”英名永留
一生转战南北的王毅将军,是军事教育家、国民党将军王俊的胞弟。王俊的军事思想和教学理念不仅影响了民国时代的中国军队,还影响到东南亚。这一对兄弟将军曾在抗战时期的海南舍家救岛,传为佳话。
1939年3月,日军登陆海南之初,王毅的长兄钦寅被日军拘捕,日军如获至宝,于是胁迫钦寅致函,要王俊和王毅投降,否则将被处死。王毅知道后,即刻转报其四胞兄王俊:“国而亡家如何?”王俊复答:“请转知长兄,应不惜一死,候我兄弟抗战胜利后,方到墓前谢罪”。钦寅不为所屈,与日军周旋,最终得友人相助脱险。王家兄弟在个人生命与民族气节中选择了后者,鼓舞了战时斗志。而王毅在无海军和空军配合、琼州海峡被日军封锁、接济几乎断绝的情况下,誓以日军决一死战,认为“毅之职责,在于抗战”。他在对士兵宣讲中反复强调“屈服必亡,唯战能存”,并指出“唯战能存”是全琼崖抗战的基本方针,其气节激励人心。
在海南,至今仍有两处摩崖石刻昭示着王毅将军的精神气质和英雄本色。据《琼中文史》记载,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10日,王毅将军带领部下来到琼中县和平镇乘坡河边层叠的巨石边上,为鼓励士气,将军饱蘸感情地写下“唯战能存”石刻,下款署“王毅”,这是海南少见的王毅题刻。另一处闻名天下的石刻是在今天涯海角游览区巨石之上的“海角”题刻。1945年,王毅将军率部队来到今“天涯海角”景区,守土胜利的王毅看到石刻的“天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便想添上“海角”二字,让“天之涯海之角”变成完整一体,成为今日三亚旅游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
王毅将军离世时只有49岁,而一生守护他灵魂的妻子吴觉民老人直到2004年,以95岁的高龄在海口谢别人世。王祖德说,那正是圣诞节前夜。1984年获得平反的母亲,是在平安夜安然过世的。将军遇难时她才30多岁。她一直和儿子相依为命,孤独,贫寒,昔日琼台才女、军政要人夫人的身份给她和儿子带来了坎坷的命运,如今一切释然。王祖德作为王毅将军在故乡海南唯一的孩子,对父亲王毅的追寻与怀念将伴随着他的余生。60年后的今日,也即将军遇难60周年祭日,愿将军远去的灵魂安息。(记者 蔡 葩)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