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嗓子”陈育明:冷面“法海”打磨青年艺人
“金嗓子”陈育明:冷面“法海”打磨青年艺人
来源:www.hainan.gov.cn      作者:李文婷    2009-03-17

  在10月初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记者拜访了琼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陈育明先生。陈育明爽朗、热情,一杯清茶递上,陈育明的话匣子便打开了,他向记者讲述了省琼剧院开基院长王黄文的儒雅风范与写意人生。

  严格管理人心齐

  琼剧艺术家陈育明说,琼剧事业要兴旺发达,必须努力培养人才,王黄文对琼剧人才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在他的直接关注下,从全省选拔出了一批德才兼备、艺德双佳的后辈新人。

  1959年,在琼剧院开办了青少年演员、音乐员培训班,随后又相继吸收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进来学习编剧。对待这批年轻人,王黄文总是在生活上关怀呵护,在思想上艺术上严格要求。

  “王老有个门下的徒弟名叫曾明辉,在生活上经常得到王老的资助,但曾明辉因为早恋无心学艺,王老严厉批评他:‘你要学艺,就不要谈恋爱;要谈恋爱,就马上离开培训班。’严教之下,曾明辉暂时不谈感情,专心学艺。”陈育明告诉记者,王黄文在琼剧院有个诙谐的外号,叫“法海”。

  “为了延长演员的艺术青春,限制婚恋年龄是中国文艺界不成文的潜规则。在王老严格管理下,剧团里一部分年轻学员、艺员的早婚早恋都受到了干预。这些人有的能幡然悔悟,珍惜前程;有的则俏皮乖巧,文过饰非,竟借戏剧人物《白蛇传》中那位棒打鸳鸯的冷面人物来发泄不满……于是,‘法海’便成了传颂这位年长的艺术家师道声名的别样版本。”陈育明向记者讲述了王黄文被称为“法海”的故事。

  在王黄文的严格管理中,那个时期琼剧院青年演职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年近三十才结婚。培训班为琼剧院造就了一批艺术骨干,至今他们仍活跃在琼剧舞台。

  1950年代琼剧界两大“军团”

  陈育明在省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琼剧表演艺术家,他的嗓音“像是含着糖唱”。上世纪50年代,粤剧大师马师曾、红线女来琼,听过陈育明的演唱后,十分喜爱,当即送给他一个雅号——“金嗓子”。

  1952年,陈育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当时琼剧界精英荟萃的“新群星琼剧团”。“在那个年代,‘新群星’与王老领导的‘集新’剧团可以称得上是琼剧界的‘两大军团’。两个剧团的班底几乎囊括了海南琼剧界的精英。按戏曲行语说,可谓‘旗鼓相当’、‘行当齐全’。”

  陈育明告诉记者,当时“新群星”有琼剧名角韩文华、林道修、陈丽梅等,“集新”则云集了王黄文、陈华、李丽珍、王广花、红梅等人。

  两大戏班在当年琼剧界确是名家荟萃,流派纷呈。在海口他们经常演出,周末还要加演日场。当时的琼剧演出市场相当活跃,十分火爆,深受广大琼剧观众的青睐和欢迎。

  陈育明记得十分清楚,当年“集新”剧团所演《秦香莲》一剧,很受海口观众欢迎。“王老当时塑造包拯的形象,十分到位。在‘铡美’一场戏中,王老将剧情氛围、人物内心情绪巧妙融为一体,总能赢得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

  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如火如荼,在这个社会大转型时期,王黄文带领琼剧艺人接受戏改,他自己做出了表率作用。

  1957年,不满20岁的陈育明被抽调进京进行汇报演出,王黄文作为本次琼剧演出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演出的圆满成功付出了不懈努力。陈育明回忆,“演出之前,王老特意走到我们这些年轻演员中间,鼓励大家要满怀信心把戏演好,要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做到位,绝不能辜负毛主席对地方戏曲的关心与爱护。”

  年轻演员拥有激情活力,但在一些重要演出中,难免紧张与不安。王黄文演出前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让年轻人卸下了思想包袱,发挥出色。陈育明说:“王老是真正把年轻演员当作自己的家人看啊!”

  1959年,以王黄文所在的国营广东琼剧团为核心,合并海口琼剧团、文昌联合琼剧团组成广东琼剧院。陈育明便和王黄文同在一个单位,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彼此了解也愈加深刻。“常言道,人过30不学艺,可王老却在中年之后毅然转行,他在《穆桂英》一剧中要扮演杨延昭,因不懂武功,便请来粤剧老师对全团进行培训。摸、爬、滚、打,王老对训练一丝不苟,丝毫不比年轻人差。”

  在前辈“学艺术,先学做人”思想影响下,陈育明在琼剧艺术舞台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戏路很广,虽然以演小生著称,但文武生及其他行当也演得很出色。陈育明主演过近百个剧目,成功塑造了各种人物。如在《红楼梦》中饰演贾宝玉、《刁蛮公主》中饰演孟飞雄、在《红色娘子军》中饰演洪常青、在《海角惊涛》中饰演冯白驹等。从艺50多年来,陈育明不断进取,以精湛的艺技,饮誉琼剧界。(作者 魏如松)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