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明(1894~1930)字钦甫,号恩安。海南省琼海县阳江镇益良村人。1917年入琼崖中学(今海南省琼台师范学校)就读。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副会长、抵制日货总会会长,成为琼崖青年学生运动领袖。1921年,被聘任琼东县(今属琼海县)双庙高等小学校长。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嘉积农工职业学校(后改称琼崖仲恺农工学校),任教务主任,为琼崖培养革命人才。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读书,与王业熹、陈德华、陈垂斌、罗文淹、郭儒灏等同学一起组织琼崖新青年社,出版《琼崖新青年》(半月刊)杂志,宣传革命思想。1925年,回广州参加筹办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任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26年1月,率部返琼讨伐邓本殷,参加筹建中共琼崖地方组织工作,任中共琼崖特别支部委员。6月,与杨善集主持召开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当选为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书记。
1927年琼崖四二二反革命事变前夕,率领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机关部分人员撤到乐会县(今属琼海县)第四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革命武装斗争。6月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紧急会议后,任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兼琼崖肃反委员会主席。9月,与杨善集等领导全琼武装总暴动,创建党领导的工农武装。11月,任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书记兼工农革命军党代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琼崖斗争实际出发,坚持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领导工农创建以乐会县四区为中心的琼崖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初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1928年,任琼崖革命委员会主席,琼崖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广东省委员会候补委员、委员。同年底,琼崖红军反“围剿”斗争失败后,抵制中共广东省委员会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作路线和把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机关迁入海口市的决定,率领琼崖苏维埃政府及部分红军转移到定安县母瑞山区,开辟母瑞山革命根据地,保存革命火种。1929年2月和7月,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机关两次在海口市遭受破坏,8月,在定安县内洞山抱病主持召开琼崖各县代表联席会议,重建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领导核心,成立中共琼崖临时特别委员会(9月中共广东省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11月,召开党团联席会议,被选为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书记。重病在身,仍坚持工作,推荐冯白驹并委托其主持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工作。1930年1月17日,在母瑞山病逝。1957年,乐会县(今属琼海市) 人民委员会追认为烈士。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