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宝(?~?) 字紫树。琼山县(今属海南省海口市)龙歧村人。自幼聪明过人,才华横溢。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举人。雍正二年(1724年)登进士第,任广东肇庆府学教授。为人不拘小节,不涉仕途,与当道议论不合,弃官归里。在琼山、文昌等县著名书院执教,慧眼识才,学生多有成就。掌教琼台书院时,对得意门生张日旼(旻)、冯泷格外垂爱,后张进士及第,冯中举。琼剧、粤剧《搜书院》演绎其掌教琼台的一段故事,表现其师生情谊和高风亮节,为世人所传颂。事后离开琼台书院,隐居会同县(今琼海县),不知所终。
谢宝出生的来历,富有传奇色彩。世家道贫寒如洗,他的父亲以小贩为业,三十出头未婚,为生活计,到文昌县谋生,在抱芳墟农村寓宿。村民可怜他,又目击这人忠实厚道,赢得同情、多方帮助他搭起小家当,他从此自出心裁做些小零吃出售,叫卖活命。不久,他心生一计,在人多过往的岔口,搭一草寮,既做栖息之所,也当零卖小店。
俗话常说,婚姻命定。这虽然是迷信的说法,但迷信变成了现实。谢宝的母亲本是尼姑,庙堂尼姑依照教规,不许婚配。但是,为什么她生出谢宝呢?原来是这样的:
一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恰逢庙堂有约,海口市尼姑都得集中到文昌县东郊镇菩萨庙拜神进香。机遇得很,其中有一位尼姑(这就是后来谢宝的母亲),恰走到谢宝父亲草寮处,突然肚疼得和很厉害。便就地求借谢氏草屋暂憩。时间紧迫,不能误期。其他尼姑赶忙捷步前往。谁知当宵,这对"孤鸾寡凤",果真海誓山盟、珠胎暗结。从此,日复一日,日积月累,十月怀胎、一时分娩,婴儿呱呱坠地问世(这就是谢宝出世)。此事发生后,庙堂内外,鼓噪一时。这触犯了教规。但这位尼姑,决心还俗,大义凛然,想方设法哺养婴儿,抱着亲生骨肉投认生父。生父喜欢若狂,给儿取名叫宝宝,后命名叫谢宝。贫穷小贩与仁慈尼姑终成眷属。
谢宝在父母的哺育和教诲下逐渐长大成人。他才思过人,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终于考取清雍正甲辰(1724年)进士,居第七名,享誉海南士林。但因他的文章写得不够气派谨严,后来吏部认识不足以为吏,走不了官场,即调过礼部,派往广东肇庆掌文教。他因此十分气愤,只在职几个月,毅然辞职归里,掌教琼台书院。这是时下琼州府唯一的、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是海南人士登科的必经之门。谢宝刚正不阿、品德高尚,决心献身家乡教育事业,以书院为家、研究教法、严格教规、以教好弟子为天职。勤勤恳恳,谆谆善诱,诗云:"树老花偏嫩,春融枝叶茂,客窗幽静处,明月与绸缪。"誓以终生培育桃李。
据奎星楼碑文记载:以前登科的人一次获隽者只不过一、二或者空白。谢宝教育大师入主该书院后,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成绩优异,每届获隽者四、五人。考中举人者可以说不可胜数。由于他善于识别人才,利用人才,所以,时人书赞他有"藻鉴不爽"之荣誉。因为有若他这样一帮有胆识、有谋略的人掌教,书院因此成为人才辈出之地。正因为在他掌教下,书院方人才辈出,因而,他的声名也随着远扬,能够独挡一方。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